(一)会议主题
2022年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总主题为“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本场分会主题为“百年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
(二)会议报到
校内嘉宾及参会人员签到:2022年11月3日早上8:00-9:00,至广州番禺区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文3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一楼第二演讲厅。
校外嘉宾及参会人员签到:2022年11月3日早上8:50于腾讯会议签到,会议号为:966-182-217。
(三)优秀论文推荐
根据广东省委有关精神,为切实做好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这一中心任务,综合考虑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有关工作要求,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2022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百年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分论坛,调整至2022年11月3日举办。本次论坛自从发布征文通知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人的224篇论文。经专家评审,入选本次论坛的有62篇论文。由于入选论文作者个人原因,进入本次论坛研讨会的有57篇论文。
根据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为顺利开展后续工作和先进行评选分会优秀论文的要求,经专家评审,从入选本次研讨会的62篇论文中遴选23篇优秀论文,并已提交给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优秀论文遴选主要依据文章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质量,具体指标包括论文的学术创新性、理论与现实价值、研究方法运用、研究数据与资料、写作与论证质量、学术规范性等。
广东省社科联将组织专家对各分会场承办单位提交的优秀论文进行评审,评出年会总会优秀论文。届时将邀请年会总会优秀论文作者出席年会大会,向其颁发年会总会优秀论文证书、发放稿酬。
(四)会务联系
1.阮思余(老师),联系方式:15360680580
2.龙 彬(学生),联系方式:13647855246
(五)媒体支持
政治学人
二
会议议程安排
11月3日上午议程安排【时间:9:00-12:00】
线上腾讯会议号:966-182-217
开幕式(线上+线下)
【时间:9:00-9:20 地点:文三栋一楼第二演讲厅】
主持人(主持并致辞):胡中锋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
致辞1: 王 岩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致辞2:王金红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学术
委员会主任)
合影
【时间:9:20-9:35 地点:第二演讲厅前楼梯处】
主旨演讲(线上+线下)
【时间:9:35-12:00 地点:文三栋一楼第二演讲厅】
主持人:万晓宏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
9:40-10:00
徐勇
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政治学部部长
双向互动:基层治理的结构再造
10:00-10:20
任剑涛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在现代化史的脉络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10:20-10:40
肖滨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
反思治理概念框架下的政治学研究
10:40-11:00
休息与茶歇
11:00-11:20
陈军亚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节点沟通”:党组织何以成为基层治理的结构性要素
11:20-11:40
陈金龙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院长
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方式
11:40-12:00
评论与交流
评论人:王金红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下午议程安排【时间:14:00-17:10】
分论坛一: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会议室: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二楼208会议室
分论坛二: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
会议室: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二楼205会议室
分论坛三: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
会议室: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二楼203会议室
分论坛四:基层治理与国家治理
会议室: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二楼324会议室
分论坛五:国际关系与比较政治
会议室: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二楼309会议室
注意:
(1)每位报告人不超过10分钟,茶歇休息时间为20分钟,上下半场评论各20分钟。
(2)会议结束后,请在文三栋楼下集体乘坐大巴车前往会餐地点,17:30分准时发车,晚餐预订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陶园二楼(请会议主持人提醒参会人员)。
分论坛一: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地点:二楼208会议室
(时间:14:00-17:00)
主持人: 王金红(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评论人: 王 冰(《学术研究》编辑)
杨和焰(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线上腾讯会议号:311-620-089
14:00-14:10
陈 升、刘厚俊 吉林大学、南京大学
中国共产党力戒形式主义的百年历程、经验启示与未来路径
14:10-14:20
楚文舒、杨 宏 大连海事大学
中国共产党百年自身建设的历史逻辑研究
14:20-14:30
戴少斌 中山大学
党管法院的高涨态势——对1980-2022年最高法工作报告的政治学解读
14:30-14:40
胡 华 华南理工大学
历史自信的唯物史观底蕴
14:40-14:50
黄芳芳 南京大学
唯物史观视域下树立正确观党史的三重维度
14:50-15:00
杨玉浩、李博文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共产党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百年图景:主题演进、实践路径和基本经验
15:00-15:20
评论与讨论
15:20-15:40
茶歇
15:40-15:50
黄俊辉 东莞理工学院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养老保险制度百年变迁:历程与启示
15:50-16:00
经 理、王雅婷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四重维度及新时代启示 天津工业大学
16:00-16:10
杨和焰 华南师范大学
国家审计监督政治属性的实践逻辑
16:10-16:20
李春山、肖 飞 广州体育学院、大连大学
论坚定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五重逻辑
16:20-16:30
苟稳超、骆 璇 延安大学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内在逻辑、实践路径及当代启示
16:30-17:00
评论与讨论
分论坛二: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
地点:二楼205会议室
(时间:14:00 -17:00)
主持人:彭虹斌(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评论人:吴巧瑜(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刘志鹏(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线上腾讯会议号:571-382-774
14:00-14:10
彭虹斌、张诗萍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法法典化的路径选择:综合化
14:10-14:20
刘建锋 四川外国语大学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反贫困的中国历程、经验及展望
14:20-14:30
曾健欣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
中国现代国家成长的独特轨迹——基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观察
14:30-14:40
冷向明、顾 爽 华中师范大学
公共权威与自主治理内生性困境的破解——以武汉市Z 社区党建引领解决物业涨价集体行动为例
14:40-14:50
郑湘萍、莫春梅 深圳大学
新时代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效用提升研究
14:50-15:00
张译丹 华南师范大学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现状与实践路径探析——基于甘南旋窝村的考察
15:00-15:30
评论与讨论
15:30-15:50
茶歇
15:50-16:00
刘志鹏、林詹妮 华南师范大学
依附性嵌入:政府购买助企服务的选择逻辑与改革策略——基于佛山市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的考察
16:00-16:10
武 豹 安徽大学
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认识演进与经验启示
16:10-16:20
郑银治 厦门大学
党建引领新型乡村共同体的内在逻辑与建构路径
16:20-16:30
邱联鸿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唯物史观价值实现与理论创新何以可能?——基于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百年进程
16:30-17:00
评论与讨论
分论坛三: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
地点:二楼203会议室
(时间:14:00 -17:00)
主持人:郑佳斯(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
评论人:苏曦凌(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阮思余(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系主任)
线上腾讯会议号:307-116-867
14:00-14:10
王晓真 上海交通大学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价值意蕴
14:10-14:20
成天立 中山大学
国家如何塑造协商政治——关于人民政协角色定位的研究评述
14:20-14:30
冯伟婷、蔡鱼游、李悦祎 天津师范大学
农村基层民主的高质量实践——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为基础
14:30-14:40
贾哲睿 吉林大学
全过程人民民主三维探赜:理论主线、运行机理与实践路径
14:40-14:50
林 洋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委党校
“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研究:内涵本质、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向——以浙江省绍兴市为线索
14:50-15:00
刘超群 南开大学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哲学阐释
15:00-15:20
评论与讨论
15:20-15:40
茶歇
15:40-15:50
刘星亮 广西大学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的现实考量与实践自觉
15:50-16:00
谢加书、张文华、曾昭望 华南理工大学
协商民主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独特优势研究——以广东省政协运作为例
16:00-16:10
阮思余、韩春香、龙 彬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发展历程与重要意义
16:10-16:20
杨海波 山东财经大学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朔源、构成要素与实践理路
16:20-16:30
詹扬扬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新时代人民政协化解社会矛盾的主渠道作用——从人民政协发挥民主协商作用的视角
16:30-16:40
郑佳斯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政治势能视域下的城中村治理转型——A市S村治理实践分析
16:40-17:00
评论与讨论
分论坛四:基层治理与国家治理
地点:三楼324会议室
(时间:14:00-17:00)
主持人:于刚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评论人:张 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颜海娜(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线上腾讯会议号:902-859-822
14:00-14:10
程雨燕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规范地方适应性治理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14:10-14:20
郭玲玲、张人天 辽宁大学、厦门大学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乡村德治建设的实践逻辑——以习近平道德建设思想的启示应用为核心
14:20-14:30
胡项连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政策决策中的政策工具选择——基于A市低收入人口识别机制创新的案例分析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14:30-14:40
黄建宏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困境的双向破解逻辑
14:40-14:50
颜海娜、吴泳钊 华南师范大学
“数字助推”何以驱动公众治水参与?——以广州市“共筑清水梦”平台为例
14:50-15:00
马静琳、梁灵恩、马培衢 河南科技大学
元治理:水环境治理的一个理论解释——基于80份地(县)级市河长制政策文本的扎根研究
15:00-15:20
评论与讨论
15:20-15:40
茶歇
15:40-15:50
杨银娟、柳士顺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
疏松网络、级联失败与网络共演:以珠三角C大桥邻避事件为例
15:50-16:00
杨玉玲、席振华、李梓瑜 华南农业大学
结构任务视角下驻点推动试点的作用机理分析——基于政策文本的扎根理论分析
16:00-16:10
于刚强、李嘉琳 华南师范大学
制度信任视角下的基层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困境及反思——基于H街的个案探究
16:10-16:20
袁志国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生存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运动式治理——以唐山“雷霆风暴”专项行动为例
16:20-16:30
张国磊 广东金融学院
跨层级治理:情境、过程与结果——基于桂南Q市“联镇包村”制度运作分析
16:30-16:40
夏宝君、黄咏楠 华南师范大学
基层社群传播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对策与实现路径——基于广州市疫情防控实践的考察
16:40-17:00
评论与讨论
分论坛五:国际关系与比较政治
地点:三楼309会议室
(时间:14:00-17:00)
主持人:陈景云(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评论人:龙君伟(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周建伟(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东省重点智库广东党的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
线上腾讯会议号:963-668-938
14:00-14:10
杨松霖 华南农业大学
知识贡献与路径支持:科技发展对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意义
14:10-14:20
段婕妤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党性”内涵的历史演进与理论逻辑论析
14:20-14:30
季海洋 华南师范大学
从情感表达到情绪引导:观察者网的民族主义叙事逻辑——基于298篇专题新闻报道的议题分析
14:30-14:40
林 松 伊犁师范大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治疆方略形成的成功经验和现实指导意义
14:40-14:50
柳 丽、翟爱晓 江西理工大学
列宁革命理论宣传的四重维度 江西理工大学
14:50-15:00
龙君伟、杨海霞 华南师范大学
俄罗斯青年爱国主义记忆场的三维建构
15:00-15:20
评论与讨论
15:20-15:40
茶歇
15:40-15:50
任 豆 华中科技大学
历史迷雾的破除与拯救——阿多诺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批判与重构
15:50-16:00
殷文贵 深圳大学
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
16:00-16:10
闫 旭 江南大学
论大历史观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
16:10-16:20
姚东倩 山东师范大学
新形势下世界秩序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因应——兼评俄乌战争对世界秩序的冲击与影响
16:20-16:30
郑超华、冼艳梅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16:30-16:40
朱幸赟、钟 越 华南师范大学
防疫政策何以作用于民众遵循行为?——政府信任度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16:40-17:00
评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