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7岁的林燕妮,从香港真光中学毕业后,考取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分子遗传学。初到异国,分外孤单,与同乡人自然熟络起来,李小龙即是其中一个。
林家巨富,原籍广东惠州,内地政权鼎革后,搬至香港。1950年代,香港还是一口“烂水湾”,棚屋遍地,挤满逃生之人,景象惨然,但林燕妮丝毫无生计之虞,出门有香车,回宅有帮佣,日子优渥,14岁就频频出入顶级富豪云集的聚会,整日为穿什么款式的礼服而忧愁。她生于1943年,还有两弟一妹,分别是林振强、林振刚及林雁妮。
真光中学是南中国第一间女子中学,创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原址广州,1935年迁到香港,校风卓越。与林燕妮并称“香港四大才女”的张小娴即毕业于此;作家李碧华也是该校校友,她创作的《青蛇》及《霸王别姬》先后轰动影坛。
李小龙的家世更是不得了。在常人眼中,打星都出自底层,如成龙和洪金宝等师兄弟,为讨生活,才含辛茹苦地学艺。李小龙实则不然,他原籍广东顺德,家境富裕。他父亲李海泉是一代红伶、香港粤剧“四大名丑”之一。他母亲何爱榆,原籍上海,是文学家、收藏家、富商何甘棠之女,具有欧亚混血血统。
何甘棠有两个弟弟,分别叫何福、何东,其中何东曾经是港澳地区华商首富,还被封为爵士。何福有个孙子叫何鸿燊,就是赫赫有名的澳门赌王。如此算来,李小龙和何鸿燊是不出三代的表兄弟关系。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还有兄弟姐妹四人,分别是:大姐李秋源、二姐李秋凤、大哥李忠琛、小弟李振辉。
李小龙在香港时就读于喇沙书院,这是一所著名的学校,培养出的名人数不胜数。只不过李小龙好动不好学,热衷于打架,是学校的“霸王”,总欺负人。一天,他打了一个小孩。那个小孩气不过,回家告诉了自己的哥哥黄霑。
黄霑比李小龙小一岁,两人自小五开始同读,黄霑在A班,李小龙在B班。黄霑也是学校有名的“坏孩子”,眼瞅弟弟被欺负,不能忍,遂与李小龙约架。
结果毫无悬念,黄霑被李小龙按在地上摩擦,是真的摩擦。黄霑后来回忆说,李小龙把他的脸都磨破皮了。黄霑当然要报复,他脑子活,决定“智取”,找来几个帮手,趁李小龙上厕所时,一拥而上,将李小龙按在地上,狂扁了一顿。黄霑还发现了一个秘密,李小龙只有一个睾丸,于是给他取了一个绰号:“李一春”。粤语中,“春”即“蛋”。
社会我龙哥,人狠话不多,李小龙岂能受此羞辱,追着黄霑打了一个月,黄霑实在抗不过,只好向李小龙道歉,还请他喝汽水和炒牛河,双方才握手言和。
黄霑自后改邪归正,一心读书,成了优等生。李小龙依旧我行我素,实在太糟糕,在校方的要求下转校。期间,他还参演了两部电影《细路祥》及《人之初》。1954年,李小龙拜叶问为师,正式学习咏春。这段故事,在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中被一笔带过。
转到新学校后,李小龙还是乐于斗殴,成绩一塌糊涂,父母决定将他送往美国。1959年,他进入西雅图爱迪生技校补习,两年后,考入华盛顿大学。
正是此时,林燕妮来到美国。17岁的美少女与20岁的愣头青成了好朋友。
【二】
近现代以降,美女作家的头衔泛滥,但真正当得起的唯有林燕妮一人而已,她少女时代的姿色不输林青霞。
林青霞拍完《窗外》来香港宣传,记者们的“长枪短炮”把她吓坏了,因为很少见这样“纯“的女生。林青霞天然干净,林燕妮则是另外一种风格,妩媚又洋气。
在美女面前,李小龙极力卖弄,他吹嘘说,自己14岁就失去了童男之身,被一个姑娘给强夺了,说起来还意犹未尽气难平;他还嘚瑟,自己是著名童星,出演了颇具影响力的诸多影片。
林燕妮呵呵一笑,说她从来不看粤语片,李小龙就很尴尬,又给她表演功夫,想收她为徒,两人走在路上,他朝一棵大树猛踢,向她讲述踢树和踢木板的差别。真是一个大写的直男!
李小龙谈武术、谈哲学、谈女孩子,就是不谈学习。林燕妮发现,要想让他不做声,最好谈学习,包管他马上闭嘴。他追不到女孩子,就写诗,还会哭,“他是个相当善感的人”。
林燕妮与同学合租,遇上恶房东,告知李小龙,他提枪而来,把她吓坏了,生怕把房东给灭了。他什么事情都告诉她,包括自己只有一个睾丸,她则从遗传学角度帮他分析,属于生理正常。
不过,林燕妮爱上了李小龙的大哥李忠琛,一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高材生。很多年后,回忆起这段旧爱,林燕妮曾在书中说过:“跟忠琛拍拖,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事,那是我刚上大学,才17岁”。
林燕妮21岁时嫁给李忠琛,婚后一年诞下儿子李凯豪,孩子4岁时,二人签字离婚。但林燕妮与李小龙一直保持了非常好的私交。
在记述李小龙的文字中,林燕妮的回忆最清晰,也最值得信任,因为她不需夸大与李小龙的亲密,为自己争名牟利。林燕妮说:“从来不觉得我是李小龙的大嫂。一来他比我大,二来他做了我好些年朋友,我才嫁给他的哥哥李忠琛。我所认识的完全不是巨星李小龙,而是个桀骜不驯,奋斗不懈的人,心地极其善良爱打抱不平。”
【三】
林燕妮大学毕业后返回香港,在电视台谋职,先做编导,后任天气预报女郎。当风姿绰约的她甫一亮相,黄霑就被深深吸引了,发誓要娶这个女人。
与李小龙一战,成了黄霑一辈子的“威风史”,常挂在嘴边。中学毕业后,他考上香港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换了几份工作,进入一家公司的广告部,从事策划工作,开始在广告界崭露头角。1970年,他跳槽到华美广告做创作总监。华美广告公司的创始人叫林振彬,被称为“中国广告之父”,就是他把Coca-Cola翻译成传世经典的“可口可乐”。
在林振彬的调教下,黄霑天分爆发,只做了两年,就夺得了克里奥广告奖,这是华人历史上的第一次。克里奥广告奖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最富盛誉的国际性广告大奖赛。
黄霑迷上林燕妮时,已是有妇之夫,发妻华娃与他“青梅竹马”,13岁就相识,苦恋7年,1967年结婚,育有两子。1972年,黄霑出任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CASH)理事,踏足娱乐圈。黄大师横空出世,写武侠的金庸、写科幻的倪匡、写美食的蔡澜、写歌词的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1973年,港剧《狮子山下》播出,讲述香港草根阶层的奋斗史,展现了普通香港民众在逆境中挣扎生存,发奋自强的励志故事,一时万人空巷。同名主题曲由歌圣罗文演唱,出自黄霑之手。
2002年,香港经济萧条,朱镕基向香港市民深情吟诵黄霑的《狮子山下》:
在狮子山下相遇上,
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同处海角天涯,
携手踏平崎岖。
此曲被认为是香港市歌。狮子山在,香港就在。
从1960年代到1980年代,香港经济腾飞的二十年间,港人无论出身富家还是贫家,都相信天道酬勤,爱拼总会赢。
【四】
1969年,在美国过得并不如意的李小龙给自己写了一段话:
我的明确目标
我,布鲁斯.李,将会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金的超级巨星。作为回报,我将奉献出最激动人心、最具震撼性的演出。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一千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及家人将过上愉快、和谐、幸福的生活。
———— 布鲁斯.李
李小龙决定“曲线救国”,返回香港,杀出一条路,再打回好莱坞。1958年,邵逸夫创建邵氏电影后,在香港一家独大。1970年,邵氏电影高管邹文怀出走,创办嘉禾影业,但二者还不是一个量级。
得知李小龙要回港发展,邵逸夫先联系了他,但李小龙让邵逸夫去美国谈,这让邵逸夫很不爽,他在香港可是头面人,觉得李小龙名气一般,架子还大,就没搭理。邹文怀就抓住机会,他也没去美国谈,可是给李小龙寄了一批香港制造的武打片,这其实是一个激将法。李小龙几天后回信,说港产武打片都是垃圾,他要演绝对好出很多,与邹文怀一拍即合。
李小龙1971年回香港,上TVB的《欢乐今宵》表演功夫,主持人是许冠文。有意思的是,许冠文与李小龙、黄霑都是中学同学!许冠文是香港现代喜剧的鼻祖,影响了周星驰等人。他还有一个弟弟,许冠杰,是香港第一代“歌神”。
1971年,《唐山大师兄》上映,首轮就拿下319万的票房,轻松夺取香港票房记录。半年后,《精武门》又创下443万的票房记录,轰动世界。1972年底,《猛龙过江》仅香港一地就拿下530万的票房,李小龙成了国际巨星。
好莱坞终于向李小龙发出邀请,美国华纳与嘉禾一同制作《龙争虎斗》,当时,李小龙还在香港同时拍摄《死亡游戏》,但谁也没想到,《龙争虎斗》公映前,李小龙意外离世,年仅32岁。
李小龙是猝死在艳星丁佩床上,这件事本身就像一部电影,有私情有死亡有悬疑。丁佩可不是普通的艳星,她舅爷是张学良,外公是北洋时代的北平警察局局长。她后来嫁给了香港娱乐圈大佬向华强。
李小龙是周星驰的偶像,2004年他拍《功夫》向他致敬。其实,早在1974年的讽刺喜剧《丑闻》里,许冠文就致敬过李小龙。
可以说,没有李小龙就没有荧幕上的中国功夫,也没有嘉禾影业的崛起。但李小龙并不是邵逸夫错过的唯一巨星,他还错过了许冠文。
1972年,李翰祥邀许冠文主演《大军阀》,成为当年三大卖座华语电影之一,许冠文开始有了冷面笑匠的名号。1973年,许冠文将剧本《鬼马双星》交到邵逸夫手中,希望同邵氏合资拍片平分利润,邵逸夫不置可否,于是许冠文投奔了邹文怀。
《鬼马双星》在香港的票房高达625万港元,超过同期的李小龙影片以及邵氏推出的《七十二家房客》,打破香港卖座纪录。1982年,许冠文还凭借《摩登保镖》获得第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五】
1974年,林燕妮出版她个人第一本著作《懒洋洋的下午》。
金庸说,林燕妮是香港最棒的女作家之一。倪匡更正说,多了一个“女”字。能让金庸和倪匡同时服气,可见林燕妮笔力之深厚。
林燕妮写稿有个习惯,每次动笔之前,必然要焚香沐浴一番,在纸上喷上香水,然后再悠悠构筑才思。编辑收到她的稿件是香的,因此金庸说她是“用香水写作的女人”。
在“香港四大才子”中,金庸是典型的“老干部”做派,只是埋头写小说,黄霑、倪匡和蔡澜,沉迷于风花雪月,潇洒得很,三人还鼓捣了一档节目《今夜不设防》,非常受欢迎,又被冠以“三大名嘴”之号。
这档节目的由来很有意思。倪匡爱上了夜总会的一位妈妈桑,每次都拉着黄霑和蔡澜一起去捧场。但是夜总会里面的女人都很丑,提供的酒也差,而且每次都是三人讲笑话逗那些女人笑,蔡澜觉得花钱赔笑,很不划算。于是黄霑便想到一个主意,不如三个人一起做档节目,请大明星来,可以喝酒,可以看美女,还可以赚钱。
于是《今夜不设防》请来了很多女明星,如王祖贤、林青霞等,再到后来,节目火了,也请男明星,如张国荣、周润发、成龙等。
当这三人在节目中吃女明星“豆腐”时,金庸在暗恋夏梦。夏梦比金庸小9岁,苏州人氏,李翰样称她为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漂亮的女明星。可惜,郎有情妾无意,夏梦早嫁作人妇,金庸只能痴爱一场,将她视作“神仙姐姐”,《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就以她为原型。
金庸曾吐露心事:“当年唐伯虎爱上了一个豪门的丫环秋香,为了接近她,不惜卖身为奴入豪门,我金庸与之相比还差得远呢。”面对爱情,他岂是比不上古代的唐伯虎,还比不上当代的黄霑呢。
1975年,林燕妮去TVB宣传部任职,认识了黄霑。她初见到他这个满口“脏话”的男人,连看都不看他一眼。黄霑回忆说,“我们是在一起帮《幸福家庭》写稿时认识,当时,她从不肯跟我同桌吃饭。”
后来,林燕妮任无线电视台推广经理,负责华语和广东歌曲,这才发现了黄霑有作词方面的才华,进而懂得欣赏他,两人的感情由此开始。
1976年,华娃怀有身孕,黄霑仍坚持离婚。这也就成了林燕妮的一个“污点”,背负小三骂名许多年,黄霑却被认为真性情,所以说,男女之事向来不公平,这也注定了此二人的情爱之路,不会一路平坦。
林燕妮,不缺钱,有才,还有貌,学历高,思想独立,断断不会委屈自己。黄霑自评,“好色无胆,好酒无量,好钱无能”。刚开始,两人是天雷勾地火,可日子久了,就有间隙。
1976年,林燕妮和黄霑合伙开“黄与林”广告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期间跟随香港大学罗慷烈教授研习元曲,取得哲学硕士。她还把弟弟林振强拉进公司,担任创意总监。
林燕妮这么形容林振强:“他看工作不是看钱份上,我和黄霑成立广告公司,叫他做创作,他真的非常厉害。不过他不想整天在姐姐的公司工作,做了半年就离开了,被其他广告公司疯抢。他是香港最出色的创作总监。人家说他是鬼才,错,他是天才。”
林振强的才华不逊于黄霑,也是填词界不世出的鬼才,与黄霑和林敏骢并称“二林一黄”。后来的金牌词人林夕,原名梁伟文,为了向林振强致敬,笔名改姓林。
香港流行乐坛,由1970年代许冠杰的复兴开始。黄霑和林振强这两个广告制作人出身的词人,透过故事,穿越想像,潜藏于别致奇诡的巧喻之中,变身成为具有时代感和娱乐性的新鲜面貌,为流行词坛开辟出一个新的创作空间。
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张学友的《真情流露》等,都是林振强所写,其中后者,最为林燕妮所喜,还用作自己一本书的书名。
林振强长于情歌,而黄霑则好豪侠,大气磅礴,《上海滩》、《射雕英雄传》、《青蛇》、《黄飞鸿》、《笑傲江湖》等主题曲都出自他。林夕评价黄霑:“以文言笔法写词有如行钢线,一不小心便会一面倒。只有学贯五经才能欣赏。”
【六】
当李小龙、黄霑、许冠文等人在中学打打闹闹时,他们没有留意到,还有一个桀骜的学弟,叫吴宇森。
吴宇森,1946年生于广州,幼时染怪病,背后长满毒疮,终日啼哭,且无法躺卧,父母抱着他四处求医,答复:治不了,放弃吧。然父亲不惜荡尽家财,雇人抱他入睡,终救回儿子一命。在他5岁时,全家移民香港,蜗居安置区。
安置区鱼龙混杂,每天都有打打杀杀,古惑仔屡次威胁吴宇森入伙,拒绝就被殴。“我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件东西当武器,因为我总是在抗争,随时都会被伏击,挨打是家常便饭,但我从不屈服。”
后来在电影《英雄本色》中,周润发饰演的小马哥说,“我永远不会被别人用枪指着头”,其实就是吴宇森早年生活的心声。
黄霑与李小龙约架时,吴宇森则是想办法,偷偷混进电影院,尽可能多地看电影,他被银幕上的画面深深吸引。 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打出来,但他还是贴在门缝偷偷的往里看。
1969年,吴宇森大学毕业进入邵氏,给大导演张彻做副手。吴宇森在片场总给姜大卫和狄龙讲戏,这两个当红巨星被惊呆了,认为他应该去演戏。但张彻说,吴宇森将来是要做导演的。
1973年,吴宇森出走邵氏,加入嘉禾。当时李小龙已逝,香港功夫片何去何从呢?不想跟风的吴宇森很痛苦,终日借酒浇愁,直到看见徐克导演的电视剧《金刀情侠》。自此,香港电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部《英雄本色》彻底清洗了吴宇森和周润发两人“票房毒药”的称号。黄霑免费为电影写了两首歌《当年情》和《奔向未来日子》,都由张国荣演唱,在音乐奖项上斩获无数,风靡至今。
黄霑非常喜欢张国荣,每次见他都要亲,而张国荣从不躲闪,有人问他何故,张国荣说:“每次黄霑亲我,而我总想着他身边的林燕妮,就没提防着。”
虽然爱得热烈,但黄霑并没有很多钱,一度住在林燕妮的房子里,更曾为拍电影背负巨债。但林燕妮却毫不在意,自嘲“我爱上的都是穷男人”。
黄霑47岁生日时,大摆宴席,原定8时入席,周润发、林青霞、张国荣、罗大佑、徐克施南生夫妇全体到齐,但为了等林燕妮,大家只好吃小核桃充饥。一直到9点15分,林燕妮才姗姗来迟,原来她为了购买巴黎最新的米白春装,“每一季名版的新货到了,都会给我电话,通常我会一口气把一季的衣服都买下来,几十件。”
这个故事传出去后,香江哗然。林燕妮甩下金句:身材好才能穿晚装,太胖或者太瘦都不行咯。直到晚年,她还是大红大绿大紫地打扮,艳丽无比。
1988年除夕夜,林黄恋达到最高峰,在金庸的寓所,黄霑即时求婚,两人举行了婚礼,金庸草拟婚书,更挥毫写了一副对联:“黄鸟栖燕巢与子偕老,林花霑朝雨共君永年。”见证人还有倪匡夫妇、刘培基、李嘉欣等人。李嘉欣当时还是倪匡儿子倪震的女友,后来倪震才娶了周慧敏。
但6个小时后,林燕妮发表声明,说这桩婚姻无效,与黄霑脱离关系。关于二人分手的版本有多种,一说是,两人合伙做生意失败,加上黄霑投资总亏损,矛盾积压;还有一说是,黄霑劈腿女助理。
这个女助理就是黄霑的第三任妻子陈惠敏。
【七】
金针奖是香港乐坛的最高荣誉,黄霑和林振强都拿过。
1991年1月,黄霑在香港电台十大金曲获颁金针奖,他在台上发表“爱的宣言”,说要把奖座送给林燕妮,说她是自己一生中的最爱。
当时林燕妮并不在场,“我当然不会去,演戏吗?”她的事业和爱情都跌至谷底,在报刊上的专栏数目逐渐减少,直至后来学禅,才慢慢走出谷底。
为了复合,黄霑曾多次上门打闹,但林燕妮决心已定,两人最后形同陌路。1995年,黄霑与陈惠敏在美国注册结婚。
2001年,黄霑被查出肺癌。垂暮之年,他坚持创作,但随着许冠杰、林子祥、谭咏麟等老一代歌手的隐退,以及罗文、梅艳芳、张国荣等人的离世,宣告港乐辉煌时代终结,而乐坛的后起之秀很少有人再去找他写歌。他在书房里把晏几道的一句诗反复写在纸上:“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满满的落寞萧索。
他干脆抱病重回校园,去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用生命中的最后时光,为香港乐坛写一首挽歌,他的博士论文题目为《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这篇论文作为黄霑毕生音乐实践的集大成,比任何研究音乐专业的书籍都要详尽和权威,当时香港大学无人敢审。
2004年,黄霑离世。万人追思会上,背景配乐是他自己作词的《楚留香》,最后一句是:“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他的发妻华娃特从外地飞回香港,见了他最后一面。但林燕妮没有现身。
黄霑去世的前一年,林燕妮的两个弟弟林振强和林振刚先后因病去世。在林振强的葬礼上,黄霑有去祭奠,但还是没能与林燕妮碰面。
黄霑死后,林燕妮一改往日沉默,突然大爆对方丑事,虽然她一再强调从不说谎,但逝者已矣,学佛多年的她,看来还是没有真正看透。
她爱得太深,所以恨得太深。很多年前,金庸写过一个细节:“有一天晚上,五六个人在林燕妮家里闲谈,谈到了芭蕾舞,林燕妮到睡房去找了一双旧的芭蕾舞鞋出来,慢慢穿到脚上,慢慢绑上带子,微笑着踮起了足尖,on point摆了半个Arabesque。她眼神有点茫然,是记起了当年小姑娘时代的风光吗?”
在林燕妮的心里,她永远就是一个爱撒娇的小姑娘。黄霑就是她的,不要也不能让别人夺去。
【八】
林燕妮于2005年被查出甲状腺生瘤,至2009年不时进出医院。恶疾缠身,但她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没有怨天尤人,间中会在其撰写专栏中用文字来抒发感受:“下世不想再做林燕妮,太辛苦了,想做一个傻傻的,有老公爱惜的女人。”
2008年,她的前夫,即李小龙大哥,李忠琛去世,他曾任香港皇家天文台台长,后与1975年度“香港小姐”张玛莉结婚,退休后,移民澳大利亚。李忠琛善于击剑,李小龙的击剑入门功夫就是得自大哥。
2014年,林燕妮的母亲去世。至此,她在人间唯有儿子一个亲人。也许从那时起,她才把生死真正看开。当年张国荣辞世后,她曾写下:“水仙只应天上有,何苦人间沾泥尘”,颇有自况之意。
最近这几年,她凭借深厚的人脉关系,采访港台诸多名流,留下了难得的历史记录,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对林青霞的专访。林青霞从不接受长篇专访,唯对林燕妮敞开心扉。
没人敢在林青霞面前提及昔日情人秦汉,只有林燕妮百无禁忌,放开了问,在专访中,林燕妮说,青霞没那么执着,旧日庾郎相忆否?她都放下了。
自古作文,说是容易做起难,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其实,林燕妮这一生何尝不执着呢?“一见杨过误终身”最早出于她的文章,她玲珑剔透,阅尽沧桑,却还是“一见黄霑误终身”。
前日,林燕妮离世。李小龙、林振强、黄霑、罗文、张国荣、黄家驹、梅艳芳……,这个香江传奇女性,就此带走了半个世纪的风流。
诚如她自己所言:在这一切的背后,她付出了重大的代价,有泪花落枕红棉冷的寂寞,有天涯芳草无归路的唏嘘,有几回魂梦与君同的惆怅,甚至有马上单衣寒恻恻,“蕴英雄泪”的日子,漫长的历炼让她有一生的潇洒,她是个令人有感觉的女子,她本身就是这个动人的剧本。
《家族商业评论》杂志研究员;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孙瑞标,国务院国有重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直倡导并践行“扁担精神......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马星光,委“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张学......
半粤五风治理智库首席研究员;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广东党建;
《家本纪》融媒体 研究员
3天前
4天前
4天前
159天前
180天前
217天前
475天前
570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