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开幕在即,为其投入了108亿美元的俄罗斯这回能否赚个盆满钵盈呢?
在小巴看来,目前的形势对俄罗斯来说并不是很乐观……
转播收入、赞助权益是世界杯最大的盈利项目,然而这块大奶酪已被国际足联收入了囊中,俄罗斯无缘分食。这次主办世界杯,俄罗斯最主要的经济来源——门票营收也注定要被国际足联拿去大头。

国际足联曾表明希望通过这届世界杯年获得40亿美元的收入,而俄罗斯在其中又能分得上几勺羹呢……
“世界杯生财论”生的好像并不是主办方俄罗斯的财,那么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国家迫切地想要主办世界杯呢?
作家西蒙认为,主办世界杯不会让那个国家变得更加富裕,但是这场国际足球赛事能让人们拥有更多无形的快乐。
西蒙·库伯的《足球经济学》,带你了解足球杯背后隐藏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经济学。
无论何时,只要一个国家申请主办世界杯和奥运会,政治家们总会预言它将成为“经济富矿源”。他们声称将有成千上万的购物狂来此观光,猜想全世界的电视观众播出主办城市的免费广告,所有的道路和体育馆将使当地人民长期获益等等。难怪如今几乎每个角似乎都想要主办这些赛事。
事实上,主办国际体育赛事根本无法让哪个国家走向富裕。至于各国为什么如此迫切地想主办这些赛事,乃是出于一个全然不同的原因。主办国际赛事,能够让人们更快乐。不过奇怪的是,希望主办这些赛事的国家似乎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动机。
电影《梦幻之地》中说道:如果你建起了棒球馆,他就一定会来。其寓意是:平地建起一座体育馆,能够提升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受益匪浅。
1989年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包括当时的美国总统乔治乔治·H·W·布什的儿子共支付8300万美元成立了德克萨斯流浪者棒球俱乐部。布什团队在当时希望建起一个更大的体育馆。
对于一群右翼的百万富翁而言,他们决定让当地的纳税人为体育馆融资。当地的纳税人拒绝时他们就威胁说要将流浪者俱乐部移到他处。住在阿灵顿镇的当地人立即投票决定将售销税率增加0.5%用于筹资所需的1.91亿美元的资金。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俱乐部所有者的技俩就是说服纳税人出资建设体育馆,在经济学家们看来,这迟早能够派的上用场。经济学家们喜欢说,人们总是会对刺激做出反应。果真如此的话,经济学家本人想必也会对刺激做出反应吧。
任何希望说服纳税人出资在美国建立体育馆的人都必须雇佣一个经济学家撰写一份“经济影响”的研究报告。一个奇怪的巧合是,这些研究报告总是在证明体育馆将使纳税人更加富裕。
论证一般都遵循这样一个顺序:建立体育馆将首先为建筑工人创造就业,之后又能够为其中工作的人创造就业。球迷们从四面八方涌入(“如果你进去了棒球馆,他就一定会来”),他们会在这里花钱,新的商业将陆续兴起,为这些消费者服务。生活在体育馆周边地区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会愿意来此居住,更多的工商业和就业机会就会兴起。
随后,“经济影响”研究报告一般还会用一些天文数字来包装这一模式。如果你用心计算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利益总值几十个亿,无论你计算使用的货币是什么。最难得的是,似乎没有一个人能够证明那些数字是错误的。假设你承诺一个体育馆将在未来十年为城市带来20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如果该城市的收入(很难衡量)在未来十年上升10亿美元,那么当然限制收入增长的总是是其他事物(比方说全球经济)。
你只能通过估算如果没有建立体育馆时经济增长情况来证明起初的估算是错误的。不过这种“反事实”的数据不得而知,因为它恰恰是反事实的。同样一群经济学家很快又横生枝节,开始撰写报告来证明奥运会的盈利总会不断增大,最后变成一串可观的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