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笔,是我国“文房四宝”之一,源于秦代,盛于唐宋,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223年,秦名将蒙恬南下伐楚,途经中山(今宣城市一带),见山中兔肥毫长,又盛产竹子,遂命人逮兔取毫,以竹为管制笔,世称“蒙恬笔”。
蒙恬笔亦称“秦笔”。隋开元九年(公元589),宛陵改称宣州,遂改称秦笔为宣笔。
宣笔发展鼎盛时期是在唐朝,其时,宣州成为全国制笔中心,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宣笔成为朝廷贡品,备受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的喜爱,特别是其中的兔毫(即紫毫)极受书画名家的追幕,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紫毫笔》中写道“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
然而,宋末元初由于战乱频繁,宣笔制作逐渐衰落,直到明清时期宣笔才逐渐恢复生产,重新获得传播。为保护、传承宣笔制作技艺,2008年,宣笔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这是继中国“宣纸制作技艺”之后,又一文房珍品被选为国家“非遗”名录。
自古以来宣州都是文风鼎盛的城市,大诗人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七游宣城,并写下传世名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与宣州城拥有举世闻名的“宣笔”不无关系。宣州制笔名家辈出,古有诸葛高、诸葛渐、诸葛元等制笔大家,今有张苏、张文年等人当代匠人,而张苏和张文年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着目前我国宣笔制作技艺的最高工艺水平。
张苏13岁学艺,一生视笔如命。几十年来每天伏案,每道工艺都严格把关、亲自检验。所制宣笔因此得到刘海粟、李可染、吴作人、陈大羽、萧娴、武中奇等众多书画大师的高度赞誉和推崇。著名书画家、康有为先生的入室弟子萧娴对宣笔有“万毫齐力,四德俱全”(“四德”即“尖、圆、齐、健”)的评价,这也成为现任宣笔制作严格的衡量标准。
作为张苏的儿子,张文年从15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制作宣笔的技艺。为了磨炼性子,更好地掌握制笔技巧,刚满20岁的张文年开始外出学习。
制作毛笔第一道也是醉重要的工序是“选毛”,根据书写、绘画要求选择不同的毛,才能制作出不同需求的毛笔。为了熟悉选料,张文年曾在江苏宜兴的杨巷镇宰了3年的羊,练就了对羊每个部位毛的长短、质地都了如指掌的本领。
制笔是一个细致活,需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制笔更是一场对时间、体力和耐性的全面考验。宣笔的制作过程十分繁杂,每日张文年都需要摒除所有杂念,静下心来仔细完成选料、水盆、制杆、装套、修笔、镶嵌、刻字、检验包装八大工序一百多个环节,以便确保每支宣笔均能达到“尖、齐、圆、健”的 “四德”标准要求。
经过漫长的制作过程之后,制成的宣笔具有柔韧相宜、笔均基固、书写流畅、收发自如、既能蓄墨又不肥滞等特点;其长锋软毫质软丰腴而不肥厚,转锋灵活,能收能放,刚柔相济;
紫毫则锋利挺劲且不失柔转,既易着力又便掌握;狼毫笔发墨均匀流畅,硬中破软,笔道挺劲;兼毫笔更是宜书宜画,软硬兼宜。
1999年,张文年承担起父亲父亲开创的宣笔厂“张苏笔庄”,秉承着“将这门技艺发展壮大”的信念,经过近二十年的苦心经营,如今笔厂可出产300多种规格的宣笔,年产量达几十万支,产品畅销上海、北京等二十多个省、市,还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书画学者的眼里有着极高的赞誉。
但是张文年却没有止步于此,认为“宣笔技艺要创新和与时俱进,”于是,他开始改革宣笔产品,开发出高中档礼品套笔、书画专用笔,实现了市场的多元化发展。2017年,他和妻子设计出一套可以替换笔头的套笔,可在楷书书写中搭配适用,此产品深受欢迎并在第三届安徽省剪纸艺术节暨民间工艺精品邀请展中荣获一类优秀作品。
为了让宣笔制作技艺得到广泛的传播,张文年在溪口镇规划了一块宣笔文化园,通过文化旅游的形式向全社会招募对宣州宣笔制作感兴趣的人。
并期望宣城的宣笔厂能够组建联盟或者是组建专业学校,共同出资培训宣笔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使宣笔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让这门中华传统技艺得到无限的延续,宣州宣笔能够繁盛不息。
《家族商业评论》杂志研究员;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孙瑞标,国务院国有重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直倡导并践行“扁担精神......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马星光,委“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张学......
半粤五风治理智库首席研究员;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广东党建;
《家本纪》融媒体 研究员
102天前
123天前
160天前
418天前
513天前
554天前
576天前
61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