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电的事,有位朋克教授在十年前就预言了
来源:家族网X博士 | 作者:莽山烙铁头 | 发布时间: 1885天前 | 2478 372 次 浏览量 | 分享到: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打开前你永远不知道你的真正身份是什么。

就像翟天临,原本大家都以为他是个纵横卫视的学霸男神,收割万千少女宠爱。

却没想到,他人生的真正使命是燃烧自己,做一颗炸翻中国高校学术泥潭的地雷。

玩笑归玩笑。这次的翟博士的不知知网事件,牵连出一系列高校见不得人的勾当。让人民群众开了眼界。


但在十多年前,就有人言辞激烈,指着鼻子说出了今天会发生的一切。


“会军,我跟你说,办那表演班是骗钱的勾当。我把这种班叫作野鸡班。”

“现在人人都在办那赚钱的野鸡表演班,这不能不说北京电影学院是罪魁祸首。”

“全世界五十多个大电影学院的校长在场的大会上,听说喏大个北京电影学院没有剪辑系,倒有表演系,哄堂大笑。”

“你可以到校园的各个食堂餐厅去观察观察, 看看那些表演系的学生和老师是怎么吃饭的, 看看他们的吃相, 能当演员吗? 能教表演吗? ”

“你知道香港的一些买卖人想要在电影教育界染指,可他们懂什么?他们的宗旨白纸黑字要培养明星?!我的妈妈啊!明星是泡制出来的,可他们居然要培养!!” 


这几句话,截选自一封老教授写给北京电影学院校长张会军的信,时间是十年前。

△演员何冰曾经在《见字如面》里朗诵过这封信,那种怒其不争的情感特别到位 

这封信针针见血,直指矛头,却没能引起多大的波澜,因为十年前的北电如日中天,明星云集,没人会在乎开设剪辑系、注重吃相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权当是个退休老头瞎唠叨罢了。

可是在十年后的今天,北电表演系,下至学生翟天临被爆出学术不端、论文抄袭,上至院长张辉和自己学生兼媳妇拍电影,成为人民群众八卦的对象。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众星云集,可偏偏主演是一个大家都没听说过的小演员 

吃瓜之余,人们才发现:这封信就是对今天北电现状最真实的预言。

哇,原来北电表演系已经烂到根里了啊,当人们看到这封十年前的信,想问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才发现:

原来他已经离开我们快两年了。 

写信的人,就是张艺谋、陈凯歌的老师,被誉为“中国电影界的泰斗”、“中国第一电影教头”的周传基。


十年前的那封信里,周传基没有寒暄、没有恭维、没有不痛不痒,直指问题关键,公开叫板北京电影学院,如此直白的话语的确有点不留情面。

但如果你了解过他为人处世的态度,那你就会知道,一直以来,他就是这么一个性格刚烈、作风朋克的教授,在教书育人方面,他的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


周传基教授在北电担任教授时,主讲电影声音构成,对学术的要求极为严格,但又特别有趣。

在上课时,即使是盛夏、没有空调的课堂里,周传基也会穿好西装、打好领带,而且必须站着讲,有的学生心疼他让他坐下,他便会认真地说:

“不。我就要俯视你们,你们必须仰视我。只有这样你们才懂得尊重老师。” 

因为上课太辛苦,所以周教授在上课的时候经常带一桶大可乐和一盒烟,渴了就喝可乐,累了抽根儿大前门。

娄烨有一次回忆周老师上课的情景,说80年代大家都特别浮躁,不好好投入进课堂,那怎么办?

抽一根儿呗。

导演娄烨回忆说,于是那阵子周教授上课的时候每天都带一包烟,一根自己抽剩下的分给学生,讲台上冒烟,讲台下也冒烟。

简直朋克。
 

在辅导陈凯歌的时候,他让陈凯歌翻译关于《公民凯恩》的文章,英语不好的陈凯歌只能挨个词查字典,终于完成后,他才笑着说:“这才像个样子。”

后来陈凯歌拍出了《霸王别姬》,成为了享誉中国的导演,作为他的导师,周传基却对这部电影不满意,公开说:

“《霸王别姬》之后,我不再看陈凯歌的任何电影。” 

△陈凯歌:我哭了,你呢? 

在评价张艺谋的时候,周传基也直言不讳,他觉得摄像师就不适合当导演,并且在《秋菊打官司》之后,也不看张艺谋的片子了。

△张艺谋:我也哭了 

还有最近刚刚在柏林电影节获奖的第六代导演王小帅,周传基也一点不给他留面子:

“比如王小帅,是很有想法,但他的片子还是很容易看出毛病来。对话太多,运动横移多,纵深少。” 

一针见血。 

面对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中国商业片,周传基也冷静的提出不同的声音:

“有能耐的拍低成本片子;有智慧的拍无成本片子;废物才拍大片。” 

因为他是真把中国电影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如果观众朋友们要问:周传基有什么资格说出这么激烈而狂傲的话呢?

我说,周老先生是真的有傲气的资本。自民国起,周先生就是一个文化贵族。

说起他的家世,只能用硬核来概括。

周传基1925年出生,父亲是青岛大学工学院院长周钟岐,叔父是周自齐,曾经代理过民国大总统,还是清华大学的创始人之一。

早在四年级时,周传基就开始接触电影了,当时他家还买了一台八毫米的摄影机,这种机子全青岛只有四台。

1950年,他从山东大学英国文学专业毕业,年纪轻轻的他,文化素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周传基和《西游记》导演杨洁还有过一段婚姻,可惜没有走到最后 

在当时的周传基看来,搞电影是一件很高雅的事情,需要有了一定素质才可以入门,所以无论是年轻时还是年老之后,他永远保持着一种学者和知识贵族的独特气质,简单来说就是:

体面。

他不但上课要穿衬衫、打领带,有的同学说他中午回家吃口饭的功夫还要换一条领带。


△拉小提琴的青年周传基,风度翩翩 

周先生的硬气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显赫家世,更是因为其不凡的性格。

这和他传奇经历息息相关。因为他老人家从小就是超级狠人,铮铮铁汉。

1944年,抗战时期,周传基没有选择安逸的富裕生活,而是做出了一个决定:

投笔从戎,报效祖国,踏上了尸山血海的印缅战场,加入了著名的新一军,当了孙立人的兵,那年他才19岁。


△周传基在远征军时 

怕母亲不同意,周传基和他哥离家出走,到了战场才写信告诉母亲。他母亲得知后却在信里这样写道:

“你们未免太小看我了,你们以为我会阻拦你们吗?” 

整个家庭从上到下,全都是特别硬的性格。

虽然平安归来,但在部队的经历,给了他一颗金刚不坏的大心脏,让他养成了直言不讳、有话直说的性格。

△在这场远征中,我军伤亡6.7万,非常凶险 

在中年时,周传基被划为右派,从一个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去挑粪,在此期间和阿城父亲钟惦棐熟识。即使是挑粪的时候,他也是一条压不垮的乐天硬汉,绝不自杀,而是要干得比别人都努力,人称粪霸。

△这不就是山东版陆焉识吗? 

你想想,这样的一位大学问硬汉,一生经历生死荣辱,无所畏惧,活得就是一口气,自然对看不惯的腌臜事物直接就干。

所以在北电教课之际,学生们都是很忌惮他的,史航说过:“周先生往台上一坐,就像一个雕塑一样,非常有气场”。

纵然言辞犀利,行为狂傲,可周传基从不在讲课上亏待学生,就像一个爱徒版的黄药师。

哪怕在八九十岁时,他还是会在网上教课。因为肺病离开中国以后,在大洋彼岸的他选择开网课,在线给学生授课。你能想象一个80多岁老先生,在QQ上聊天飞起,做线上直播么?


虽然严厉,甭管你是来自哪里的学生,只要你爱电影,周传基都会对你的问题进行解答。所以他的学生都很爱戴他。


△图片出自知乎用户@yin wu 

我看过80岁的周先生的教学视频,那真是中气十足,看不出老之将至,视频中还是那么犀利:“不要被那些傻冒骗了!……” 

他还经常对学生说:

“如果我离开这世界,请不要放哀乐,要放《密西西比河在燃烧》的片头曲《Take My Hand Precious Lord》。” 

2017年4月4日,周传基教授在睡梦中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就在去世前两天,他才刚刚上完了人生中最后一节网课。




地位如此高,水平如此牛逼的周传基,在十年前就写下一封满腔热血的信,批判北电无数乱象。

把近日爆发的问题,在十几年前全部尖锐地点出来了。

可这封激烈十足的信,得的仅仅是校长尊敬而客套的回复:

“我希望您能常回来转一转,侃一侃。没您不热闹。 ” 

此外,这封信就像石沉大海一样,无人讨论,everything 照常。

然后呢?

十年前,周传基认为表演系不该设,因为现在的表演系就像是在炮制明星,成了造星专业,不如去学习剪辑。

十年后,不仅北电的表演系越来越热,连北体、北邮,甚至农业大学都开设了表演系,这些专业的很多学生出来能做什么呢?又有什么专业技能呢?

十年前,周传基认为演员要加强专业修为,加强文化修养。痛骂到处是那些表演野鸡班,博士野鸡班。

十年后,竟然有翟天临这样的“博士”横空出世。

周传基在世时,以他的地位,想混资源、想发财不要太容易,可是他却一生坚持教书育人,仅在一部纪录片里出演过自己。

可还有很多,身为老师,却比商人还精明的人大行其道,他们提起电影讲的不是镜头、剪辑和配乐,而是通篇两个大字:

搞钱。 


△斥资7.5亿,豆瓣评分3.3,近几年这样的电影越来越多了 

如果不是因为翟天临的一句“啥是知网”,成千上万为了学术呕心沥血的学子,为了电影倾其所有的导演永远都会被蒙在鼓里。

翟天临不知知网事件像是一个小事引发了窝案,看似偶然,但其实是扁鹊所说的病情严重,在表皮已经显现了。


如果周老先生还在,不知会对此等腌臜泼才破口大骂成什么样。

但只有周先生一个人知道问题所在吗?其实对于这里面出了什么问题,知道真相的人一大把。

面对问题真相的黑洞,有的人选择的是利用、垄断、牟利、不赚白不赚,巴不得洞越大越黑越好。

极少数人才会揭发、改变、弥补。

这里面不仅仅是需要智慧,更多的是勇气。得罪利益群体的勇气,和被大众看为疯子的勇气。

周传基教授就像是《鬼子来了》里那个怪老头,面对真相,大声疾呼,力求改变。要解决问题的人就是疯子。

面对周教授这种人,这些利益共同体会给他安上一个“狂人”的名号。

而我们对他们也有一个统一的称呼:





 
分享:

《家族商业评论》杂志研究员

家本纪·专栏

半粤五风治理智库首席研究员;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广东党建;

《家本纪》融媒体 研究员

查看更多
张韬
查看更多
五风前线
查看更多
这文章我爱看
企业
家电
家族
非遗传承人
匠作
品质生活
非遗与文旅
热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