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带着一个时代远去
来源:家族网 | 作者:猛哥 | 发布时间: 1880天前 | 3040 372 次 浏览量 | 分享到:

 


2019年3月5日,褚时健去世,享年92岁。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 


少年时义无反顾参加革命,春风得意;岂料反右不力,被打成右派;孰知柳暗花明,用18年时间打造出一个烟草帝国;可高处不胜寒,最终折戟,身陷囹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75岁保外就医后承包2400亩荒山,85岁重返巅峰。 


他是中国当代经济史上的“传奇”。 


- 1 - 


1928年1月23日,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禄丰乡奂则村的一户褚姓农家,第三个儿子出世。 


根据褚家家谱记载,他们祖籍河南,清朝咸丰年间,因戍边来到云南陆良天生桥,后来迁到宁州府,即今天的华宁县禄丰乡的大黑者村。再后来,褚家迁到南盘江边的奂则村。 


 

南盘江畔的禄丰村委会奂则村新貌 


按辈分,这个新生儿是“时”字辈。 


由于他的两个哥哥已先后夭折,父母希望他一生能健健康康地成长,于是给他取名为“时健”。 


在听从了一个阴阳先生的建议后,褚时健出生后不久,就跟随父母搬离了祖宅,选了一处人烟稀少的铁路边安家落户。 


这段铁路,就是当时鼎鼎有名的“滇越铁路”。 


褚时健就是伴随着火车的鸣笛声长大,每天上学、放学都要顺着这条铁路走。 


 

资料图,来自网络 


他下河摸鱼,上山打猎,还跟着大人们学酿酒。 


家里有半间酒坊,每年酿3个月的酒,能够挣足他一年的学费。 


15岁时,父亲去世,酿酒重担落在他的肩上。酿酒需要700多斤粮,1000多斤燃料,全靠他一人打理。 


他心思活泛,仔细对比每一道工序:放粮、蒸煮、搅拌、捞渣、接漏…… 


 

资料图,来自网络 


他还是一个好学生。 


学习刻苦,成绩很好,考上了省城昆明的一家中学。 


1949年,褚时健刚读到高一,就决定投笔从戎,参加了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14团的一名战士。 


资料图,来自网络 


他勇毅、果敢,得以入党、提干,历任区长、区委书记、玉溪地委宣传部干部管理科科长和行署人事科长。 


- 2 - 


1954年,褚时健去玉溪地区开展小学整顿工作,认识了一个姑娘。 


她就是呈贡中心小学的老师马静芬。 


马静芬是大家闺秀,她父亲早年是兴文银行上海分公司的襄理。上海沦陷后,一家老小坐专机飞回昆明。 


马静芬在家里的女儿里排行老二,家里人都说:二小姐不好惹。 


她拒绝了父母包办的婚姻,1950年云南解放后,毅然参军,退伍后被分配到了呈贡县中心小学教书。 


褚时健向马静芬表白。 


马静芬说,你怎么这么老这么黑呀? 


但,22岁的姑娘还是情窦初开,心想“一个党员,应该不会错吧?” 


一年之后,两人正式领了证。 


 


在此后60多年的婚姻生活里,马静芬陪伴丈夫辗转多地,大部分时间,她还是在学校教书。 


- 3 - 


运动来了,褚时健不能幸免,被打成“右派”。 


可他能力实在太强了,尽管造反派整日互殴,却都舍不得把他往死里整。 


1970年,褚时健被调到华宁糖厂当副厂长。糖厂连年亏损,每年需要财政补助20万才能维持运营,职工全年只发5个月的工资。 


褚时健仅用一年时间就扭亏为盈,第一年纯利8万,第二年20万,第三年近40万。 


华宁糖厂成为当时云南少数盈利的糖厂之一。 


褚时健名声大噪。 


他对“右派”们说,“发牢骚没有用,起码我当时做企业,把小企业那一套都弄懂了。” 


很快,他等到了新的机会,一个更大的舞台。 


1979年,刚刚摘掉右派帽子的褚时健被派到濒临破产的玉溪卷烟厂做厂长。 


 


玉溪厂的香烟为什么卖不出? 


褚时健摸查后,搞清楚了: 


原料差,不认真分等级; 

设备破烂,卷出来的烟切下来头是空的; 

工厂管理混乱,出厂的烟质量参差不齐。 


褚时健开始整顿。 


他用半年时间将烟叶质量搞上去,引进设备,将第一车间直接设在田间,实行三合一(即玉溪卷烟厂、玉溪烟草专卖局、玉溪市烟草公司合而为一)制度。 


起初当地年轻人都不愿意去烟厂工作,褚时健来了一两年后,大家就争着要进烟厂。 


 


强人铁腕治厂。 


1986年,褚时健兼任了玉溪烟草公司经理和玉溪地区烟草专卖局局长,一手控制了产、供、销三个环节。 


1988年,云南连发两次强震,中央财政无力支援,决定放开云南的烟草管制。 


与此同时,国家还放开了名烟的价格管制。 


红塔山迅速崛起。 


 


那时有钱人的标配是:穿“的确良”衬衫,胸前口袋透出里面装的“红塔山”。 


1990年,玉溪卷烟厂跻身中国工业利税大户第三名,此后一直高居榜首。 


当时云南省的财政收入是这样的: 


70%来自于烟草行业,玉溪卷烟厂又独占了其中的70%,换言之后者占据云南省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褚时健一时风头无双,荣誉等身。 


 


1990年,他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终身荣誉奖“金球奖”。1994年,又被评为“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和“烟草大王”。 


他用18年的时间,“把一个地方小烟厂做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 


玉溪卷烟厂的固定资产从几千万元发展到70亿元,年创利税近200亿元。“红塔山”卷烟品牌无形资产被评估为332亿元。 

  

- 4 - 


饶是声名远播,褚时健也面临一个时代“魔咒”:国家对国企老总缺乏相应的市场激励机制。 


18年来,他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有1400亿,但他个人总收入不到百万,平均每月工资不到4000块钱。 


 


1995年,新的总裁要来上任,这意味着褚时健就得把签字权交出去。拿了十几年固定薪资的他,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 


最终,他豁出去了。 


后来在法庭上,褚时健坦承了自己当时的想法:“我也辛苦了一辈子,不能就这样交签字权,我得为自己的将来想想,不能白苦。所以决定私分了300多万美元,还对身边的人说,够了!这辈子都吃不完了。” 


1995年2月,褚时健被举报贪污。 


1996年,女儿褚映群和妻子马静芬因连累被关进监狱。 


儿子褚一斌则流浪在外,有家不敢回。1987年,他赴日本求学,其后在新加坡定居。 


褚映群于1996年在狱中自杀身亡。 


听到消息的褚时健潸然泪下。律师马军说,那一年的中秋节,他一个蜷缩在办公室,盖着一条毯子看着电视,悲凉得很。 


1997年2月8日,褚时健被监视居住,同年7月10日被逮捕。 


 


调查组找老百姓座谈,想看看民间的反应,玉溪的老百姓说“他拿了你们多少钱?我们凑给你嘛。” 


1999年,褚时健因“贪污174万美元”被判处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17年。 


律师马军说:“褚时健是在不该拿钱的时候,拿了他应该拿的钱。作为为民族工业作出如此巨大贡献的国企领导,褚时健一年的收入竟不如那个时期的歌星登台唱一首歌,而且他进去后,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也调整了。” 


褚时健的继任者,年薪加上奖金合法收入已经超过100万元。 


很多年后,褚时健接受杨锦麟采访时说:“今天重新过来说,(当初)不应该那样。但有些事情要实事求是。” 


- 5 - 


2001年,褚时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回到家中居住养病,并且活动限制在老家一带。 


2002年,75岁的褚时健向昔日朋友们筹钱包下哀牢山上2400亩的农场,开始种橙。 


 


他说自己还可以干个七八年。“我有个目标,就是我这个橙要搞到最好。所以我起个名字叫‘云冠’,云南的冠军。” 


倒是马静芬显得更平淡而真实。“为了生活嘛!那个时候我们要吃饭,要养外孙女。我还有烟厂发的退休工资,他什么都没有,坐吃山空怎么行?” 


王石第一次去哀牢山时,只见满山黄土,褚时健戴着一顶破草帽,穿破圆领衫,正和人为一个水泵是80元还是60元讨价还价。 


 


2008年,有媒体以30年改革开放为背景,评价褚时健为国企改革中的牺牲品和失踪者。 


“一时风光,永久寂寞”。 


“他们的牺牲为后来者插上了一个此路不通的标志”。 


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褚时健案发的时间点,恰逢国企改革转制的时间交叉点,当时原有的靠承包制和自主权落实的国企改革已经走到了死胡同,怎么能在企业经营中体现企业家的价值,是当时讨论最激烈的话题。 


外界的纷扰已经与褚时健无关。 


他和妻子一直吃住都在橙园,每月下地8~10天,对果园管理盯得非常细致,为了补充专业知识,买来书店所有关于果树种植的书,一本本地研读。 


 


2012年,“褚橙”挺进北上广。 


“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这句广告语打动了很多人。 


85岁时,褚时健从“烟王”变身“橙王”,久违的他成为励志象征。 


他的果园年产橙子8000吨,利润超过3000万元,跟他种橙的110户农民,每年可以挣3万到8万元。 


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前来拜访,青年想从他那里得到智慧,企业家想从他那里得到力量,媒体想从他那里得到故事,官员想从他那里得到助力。 


寻褚,成为一种仪式。 


吴晓波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哀牢山”。 


- 6 - 


但他心里比谁都明白。“还能再活多少年,我也没把握。所以我希望能赶紧把差的东西补上。” 


2007年 ,在褚时健的强烈要求下,在外流浪20多年褚一斌最终还是回到玉溪。 


而外孙女婿李亚鑫,从2008年起便扎根哀牢山,一手建立了褚橙的营销体系。 


谁是褚橙接班人?外界一直众说纷纭。 


 


挑选接班人,褚时健花了近两年时间。 


时不他待。 


他疾病缠身。除糖尿病外,尾椎和腰椎间盘突出也变得严重,眼睛已经看不清文件。由于神经压迫,右腿肌肉正在慢慢萎缩。 


合作伙伴喻华峰说,(他们)这个家庭太特殊了,几乎家里每个人内心都有过巨大的伤痛,“他想对得起外孙女,也想对得起儿子,毕竟是中国人,对儿子也要有交代。都希望能照顾到,这就是一种纠结。” 


2017年6月,“内斗”的传言终于停歇。褚时健决定,将接力棒交给儿子。 


媒体评论说,他终于撂下了人世间塞给他的最后一个难题,可以好好休息了。 


- 7 - 


2017年9月13日上午,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发微博称“最励志的终身创业老人褚时健于9月13日逝世。” 


然而,在不到半小时后,王巍便删除了自己的微博,随后又在微博中辟谣致歉。 


可这一次,是真的。 


传奇谢幕。 


曾有记者问,“褚老,如果您给自己留下一句墓志铭,会是什么?” 


属兔的褚时健回答了五个字:“褚时健,属牛”。 


 


斯人已去,议论纷纭。 


但褚时健真实的内心世界没人能够真正触摸。人们能触及的,只有他所展示给外界的形象: 


少年得志,壮年失势,中年一飞冲天,老年跌入谷底,再以八十高龄绝地反弹,一辈子大起大落,大悲大喜。 


问如何自评? 


他说,“让别人去评价吧,我很难评价。但有一点,我在做事的时候,不怕自己吃亏,怕别人吃亏,这是我的优点。” 


问可有不甘? 


他说,“我的心态是不计较社会对我的不公平。因为现实你没有办法,多少人都得低头。别人说我们这一家,是叫花子养鹦哥,苦中作乐。” 


作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群体的一个特例,褚时健的幸与不幸,俱成过往,奋斗者自证其名。 


一路走好! 

分享:

《家族商业评论》杂志研究员

家本纪·专栏

半粤五风治理智库首席研究员;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广东党建;

《家本纪》融媒体 研究员

查看更多
张韬
查看更多
五风前线
查看更多
这文章我爱看
企业
家电
家族
非遗传承人
匠作
品质生活
非遗与文旅
热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