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后浪”爱上非遗?
来源:家族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作者:杨逸 | 发布时间: 1353天前 | 2850 372 次 浏览量 | 分享到:
“青蛙狮来啦——”
随着一声清脆的呐喊,十多位来自韶关市乐昌小学的小朋友,奔上舞台打滚翻腾,表演特色非遗“青蛙狮”。
他们身手敏捷,招式间既有狮子的神韵,又有青蛙的“萌感”。还有“非遗小主播”登台,绘声绘色地为观众介绍“青蛙狮”的文化内涵。


这些能文能武的“非遗少年”,都是“非遗少年说”首届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演讲展示活动的优秀选手。
这场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的“校园非遗秀”4月启动以来,参与人数突破44000人次,全网点赞超过3900万。
“非遗少年说”不但“说出”了岭南非遗的魅力,更“说出”了校园传承的生机。
目前,活动已进入终评阶段,30位“非遗少年达人”即将诞生。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主办的2020年度广东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活动7月1日也正式全省展开。
让孩子爱上非遗,非遗传承人与校园都有哪些“妙招”?“融媒+”的加盟,又带来哪些新的气象?征集活动启动之际,南方日报记者带你感受广东校园传统文化的新生气息。
名师出妙招让孩子爱上非遗
非遗传承并非一味“复古”。
越来越多传承人意识到,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现代生活才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广州增城区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何丹凤是“非遗少年说”校园推广大使,不少学生“组团”投稿。
疫情期间,她继续以“云课堂”方式在线教学。这些“剪纸小达人”也都紧贴时事,创作《戴口罩》《众志成城》等多件战疫主题作品,为白衣天使助阵。
让非遗薪火相传,传承人也需要新的创造。
“小蜜蜂啊啰,幸福绽放花丛中,我哋学习咧……”在“非遗少年说”短视频中,广州登峰小学江俊颖演绎的咸水歌《小蜜蜂真用功》,浅显上口的歌词让人过耳不忘。
它是传承人谢棣英亲自作词的一首“新咸水歌”。咸水歌原本是广府地区水乡人家演唱的一种粤方言民歌。随着疍民离舟上岸,咸水歌也逐渐失去了传承的土壤。
为了让古老的咸水歌在年轻人中继续传唱,谢棣英从20多年前开始,就带着自己的新创咸水歌走进校园,开设特色音乐课。如今,广州已建立起10多处咸水歌传承基地。
一顶斗笠,一条红领巾,是“谢棣英婆婆”在孩子们眼中的标配。


大元帅府小学的咸水歌课堂。
“只教唱咸水歌比较枯燥,我将舞蹈场景融进了咸水歌。”谢棣英向记者介绍,“新咸水歌”比传统咸水歌更有童谣特色,内容也传递校园生活“正能量”。
这让随着水上人家“上岸”的咸水歌真正接上了“地气”。
谢棣英凭借歌词创新博得“非遗少年”的青睐,80后青年粤剧传承人吴非凡也有让孩子爱上粤剧的“妙招”。
在粤剧行内,这位中国戏剧梅花奖最年轻的得主是出了名的“孩子王”。2019年,正值演艺事业最高峰的她,却立志用十年做“有意义的事”——粤剧传承。
吴非凡在不少学校担当粤剧导师。“小朋友在校内能学习粤剧,到了校外怎么办?”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她成立了“吴非凡粤剧艺术中心”、组建了30人规模的少儿粤剧团。中心还主办了第二届“广佛校园戏剧节”,为200多位平均年龄不过10岁的孩子提供展演舞台。
戏曲的传承离不开它赖以生长的方言。面对越来越多来自外省的孩子,粤剧传承还须迈过“语言关”。
“首先不要让他觉得粤剧难,其次要让他发现粤剧美。”吴非凡先从小调开始,教孩子朗诵歌词,再慢慢纠正发音,“老师对学生的感染力最重要”。
传承方式的创新让吴非凡初尝战果。去年在“广佛校园戏剧节”扮演《盗草》女主角的孩子来自湖南,原本一句粤语也不会说,经过仅仅半年的训练,就变身为能在舞台上从容表演的“小新星”。
“艺术没有语言障碍,孩子最能接受新鲜事物,我对他们充满信心。”吴非凡说。


吴非凡带领学生体验粤剧
校园“种草”非遗模式多元
让校园成为非遗传承的一片热土,需要非遗传承人与学校教师共同深耕。
如何让孩子们成为非遗的“真爱粉”,不少学校、地市都展开各自的探索。
穿起长衫,打起响板,广州大元帅府小学三年级的参赛者杜柏灏“非遗少年说”的亮相“萌”翻了不少观众。他用字正腔圆的粤语讲古,介绍咸水歌等岭南非遗的“前世今生”,一板一眼,如数家珍。
作为广州市非遗咸水歌传承基地,在大元帅府小学,音乐课就是孩子们接触咸水歌的专属时光。
学校每周二都设有非遗课时。大元帅府小学德育处副主任刘茵坦言,传统非遗与当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是存在距离的:“非遗进校园首先要走进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要让传承非遗慢慢变成孩子们的一种习惯。”


大元帅府小学的咸水歌课堂。
重拾传统工艺背后的文化记忆,八一小学也有新招。
为了让孩子直观感受一块粿饼是怎样制成的,学校将百年老铺“余同号”传人余兆基请进了课堂。他手把手带着孩子,先雕刻饼印上的图案,再制作粿饼。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粿饼就上锅出炉了。


“孩子们热情高涨,每周一节课还嫌少呢!”八一实验学校二年七班班主任林穗珠老师介绍,余兆基和另外两位老师还在周五的社团课上,指导孩子学习饼印绘图、雕刻以及制作多种口味的手工糯米饼,孩子们每周翘首以盼,对饼印文化及手工饼制作也越来越喜爱。
余兆基告诉孩子们,不同的饼印用于制作不同节日或用途的手工饼。他还展示制作精致的十二生肖饼印,以及各种花纹图案与吉祥字样的饼印,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江伟英认为,校园不但要“接非遗”,更要“种非遗”。
华师附小以“一班一特色,一班一非遗”为办学特色,32个班级课室都以非遗主题布置:古琴班将各式各样的古琴铺成一面“展示墙”;凉茶体验活动上,孩子们还“自产自销”摆起了凉茶摊,体验每种凉茶的口感和功效。
江伟英介绍,华师附小计划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姊妹学校共建“非遗课程联盟校”,打造“非遗课程生态圈”。
放眼湾区,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当地开发了一份非遗进校园“菜单”:每家学校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下单点菜”,为校园引进特色非遗项目。
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告诉记者,东莞每个镇街都能拿出自己“看家”的“非遗硬菜”:东城的莞香,东坑的木鱼歌,茶山的泥公仔……“一校一品”“一镇一品”的格局,让东莞校园非遗传承活动实现从“进校园”到“在校园”的跨越。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一班一特色,一班一非遗” 为特色。
东城小学种下的几十棵莞香树,是非遗在校园“落地生根”的最好见证。这些莞香树树龄从十年到百年不等,完整展示莞香不同阶段的形貌。莞香园里,还有一丛矮小的莞香树苗,都是孩子们体验课播下的小成果。
“传承莞香文化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孩子们在莞香树的陪伴下成长。”莞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欧每周还会组织学生参观莞香文化博物馆,每学年活动不下百场。
资深媒体人、五邑大学通识教育学院艺术教育教研室主任宋思轩博士认为,作为一种“有劳动性质的文化传承”,实践与体验是目前非遗传承最好模式。
“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如何运用云端课堂提升孩子对非遗求知的欲望,也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他进一步指出。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一班一特色,一班一非遗”为特色。

融媒参与培养“非遗小传人”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融媒+”摆上“非遗进校园”的议事日程。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管理系主任杨红认为,非遗普及不能仅仅让孩子们“被动接受”,只有激发孩子们的参与和互动,才能使他们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在疫情影响之下,非遗教育与媒体传播的融合随之加速。今年年初,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广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等部门推出“云上非遗工程”项目。在南方+打造的“活力非遗云课堂”成为“线上传承”的重要内容。
作为广东省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综合服务平台,“云课堂”与全省中小学校共享共建。
首期70多节短视频从华师附小的非遗课例中精选产生。广州榄雕技艺传承人曾宪鹏亲自亮相,演示榄雕制作的工艺流程,配合榄雕历史、材料、工艺流程的介绍,让短视频“干货满满”。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南方非遗小记者”在会场体验非遗,采访传承人。

“让孩子对非遗产生兴趣,比掌握非遗知识或技能更重要。”江伟英说。然而,从媒体认识非遗,只是“线上传承”第一步。如何将青少年自主学习的兴趣转化为自发传播的动能更为重要。
在广东,主流媒体一直与非遗机构紧密合作。从2018年起,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持续开展“我是非遗小记者”系列活动。去年招募的“南方非遗小记者”将近百名。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非遗小记者”身影再度现身会场:来自韶关乐昌小学的“小小东道主”蓝紫淇,变身“瑶家妹子”,在南方+镜头前采访非遗传承人,体验非遗技艺,为宰相粉、曲江柴烧、沿溪山茶等家乡风物打Call。
“非遗少年说”活动也让一批“带货小行家”浮出水面。他们融合才艺展示、采访对话、戏剧表演等创新形式,走进英德茶乡、杏仁饼厂家、剪纸传承人工作室,带观众展开一场难忘的“非遗云旅游”。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南方非遗小记者”在会场体验非遗,采访传承人。

杨红认为,“非遗少年说”的可贵之处,在于让孩子有了自发认识非遗、解读非遗的机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更进一步指出:今天的“非遗小传人”不但要会“传承”、更要会“传播”;既要有非遗传承的责任心,也要有非遗传播的行动力。
“一个孩子还能带动一个家庭。”蓝海红注意到,不少精心制作的投稿视频,离不开亲子间的紧密合作。广东资深媒体人骆伟瑜,多年来热心非遗传播,这一次,他全家都热情投入到短视频创作之中:孩子在镜头前表演,妻子负责联络传承人,自己则亲自操刀,编剧、导演、拍摄、剪接“一脚踢”。
“非遗传承的与其说是精神和手艺,不如说是两代人的共识和使命。”骆伟瑜亲身感受到,新生代身体力行的参与,拉近了他们与父辈、祖辈之间的精神距离:“有所学、有所思、有所获,相信这是活动给孩子最好的馈赠。”
分享:

《家族商业评论》杂志研究员

家本纪·专栏

半粤五风治理智库首席研究员;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广东党建;

《家本纪》融媒体 研究员

查看更多
张韬
查看更多
五风前线
查看更多
这文章我爱看
企业
家电
家族
非遗传承人
匠作
品质生活
非遗与文旅
热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