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传承的成功率不高,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美国家族企业研究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家族企业第二代顺利接班的比例只有30%,到第三代只有12%,到第四代只有3%。
从国内情况看,改革开放40年诞生的第一代企业家群体,普遍到了已退休或将退休关口,未来10年依然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传承窗口期”。只是,中国年轻的家族企业,尚缺少可供借鉴的传承样本,大多处于不明确的传承状态,让接班过程充满了变数。
如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大了这种不确定性。
过去,财富的积累史几乎就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家族的成长史。但现在,家族传承背后,更多体现了财富拥有者对财富的再思考,以及他们对财富延续和家族兴旺的美好期望。
据公开数据,未来五至七年,有近300万中国企业家会把产业和财富传递到下一代手中。
对他们来说,财富只是显性的家族象征,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以一种精神性的延续去表达他们的态度和观点。 与“富不过三代”的俗语相比,我们找到了一些家族百年传承的底色和时代密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创富不易,守富则更不易。那些传承了五六代的家族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财富和家族精神。
创业的艰辛历历在目,功成名就的荣耀却总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家业长青,不仅是财富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情怀,一种祖辈出类拔萃、奋斗不息的见证。无论是创始人还是继任者,传承就是对家族最大的贡献。让企业活的更久一点,让家业永远昌盛,是子子孙孙的责任和使命。
那么你的企业具备传承的基础么?你和你的家族成员拥有面对新问题与新困难的能力和决心么?今年的疫情,就是对这些问题最好的试金石——疫情中,你的企业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首先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好的接班人。
如果你的传承系统没有搭建好,那么你的后代在掌管家族大量财富后,极有可能变得骄奢淫逸。”子女传承问题,已成为中国企业家群体普遍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一代企业做得再成功,只要后代不能很好地传承下去,那么他也是失败的。“而且没有任何成功能够弥补家族传承的失败。”
企业家在考虑交接班时,不妨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设问:
第一个维度:是否与孩子做到彼此认同?只有情先通了,后面才好做事,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第二个维度:在考虑下一代接自己班的时候,是否给他留下了一个团队、留下了一个成熟的系统?如果只把权力交给他,而没有提供可以辅佐他的团队,那这个接班就很容易搞砸。要知道交接班不是单纯的权力移交,而是要做到系统、完善的传承。
第三个维度:“创一代”的产业,是否被下一代认可?是否符合下一个时代的需求?一代企业家不能有守旧的眼光,要看自己的行业还能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如果不能,就要尽可能地让过去传统的东西,在信息化时代实现一个转型。
总而言之,‘创一代’要想顺利实现交接班,切不可像管理员工那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二代也要多去体谅父辈的那种不容易,同时不要片面认为老的、旧的就是上不了台面的,而要想办法让传统的东西在信息化时代焕发生机,两代人只有做到这样充分地沟通,才能为传承营造一种良好的土壤。
此外,家族企业还要思考分配原则,旧时代公平分配的切苹果方式只能保证均富但不能实现增富,那么新时代该如何分配才能保证后代满意,又能保证财富增值呢?最后家族传承就等同于将旧的组织传承给新的领导者,该构建什么样的制度来制衡权力又保证后代后代的权力呢?
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