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脱贫攻坚案例总结报告
来源:家族网半粤五风治理智库 中国农业大学课题组 | 作者:五风智库 中国农业大学课题组 | 发布时间: 549天前 | 712 372 次 浏览量 | 分享到:

目 录

内容摘要.

一、赣州市脱贫攻坚案例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赣州市自然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二)赣州市在脱贫攻坚历程中的特殊价值

二、赣州市脱贫攻坚模式总结

(一)赣州市脱贫攻坚基本模式

(二)赣州市脱贫攻坚模式的亮点总结

三、赣州市脱贫攻坚的经验借鉴.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

(二)弘扬苏区精神是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

(三)精准施策和创新是保证脱贫成效的内在机制

四、启示和思考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

(二)推进政策的有效衔接和科学转变

(三)强化机制的组织保障和动员能力

(四)统筹推进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升级


内容摘要

赣州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地处南岭、武夷山和罗霄山三大山脉交汇地带,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赣州市贫困人口215.46万人,贫困发生率29.95%。2014年建档立卡时,赣州市还有11个贫困县,占江西省贫困县总数的45.8%,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建档立卡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和江西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赣州市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艰苦奋斗,扎实苦干,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2020年4月随着最后四个贫困县的脱贫摘帽,赣州市11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赣南革命老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

赣州市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突出的亮点就是以苏区精神引领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实践中苦干、肯干,勇于创新。具体体现在:(1)弘扬苏区精神,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2)因地制宜,以创新举措促进产业发展;(3)发挥区位优势,多措并举推就业;(4)用足政策聚力抓基建,提升脱贫支撑力;(5)四道保障解难题,兜底救助补短板。

赣州市的脱贫攻坚经验表明:(1)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2)弘扬苏区精神、干群一心谋发展是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3)精准施策和创新是保证脱贫成效的内在机制。

一、赣州市脱贫攻坚案例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赣州市自然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赣州又称赣南,位于华东南部,地处赣江上游,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素有千里赣江第一城、江南宋城、红色故都、客家摇篮、世界橙乡、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生态家园和世界堪舆文化发源地等美誉。赣州地处南岭、武夷山和罗霄山三大山脉交汇地带,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境内有11个县(市、区)纳入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占该片区总数的近一半,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赣州集丘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于一体,发展底子薄、经济实力弱、人均收入低,贫困人口分布范围广、数量多,是我国典型的贫困地区。根据2010年数据统计,赣州市贫困人口215.46万人,贫困户63.62万户,贫困发生率29.95%,高出全国16.55个百分点。其中五保户4.42万户5.3万人,分别占贫困总户数和总人数的9.33%和2.46%;低保户12.70万户31.35万人,分别占贫困总户数和总人数的26.82%和14.55%;其他类型贫困户30.23万户178.81万人,分别占贫困总户数和总人数的63.85%和82.99%(见表1)。

表1 2010年赣州市农村各类贫困户数及人口数统计表

数据来源:根据赣州市资料整理

当时,赣州贫困状况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民生保障不够,2010年赣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82元,比全国人均水平少1737元,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压力大。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水平落后,脱贫致富的基础条件较差。赣州市的贫困状况可以用十五个字概括:居难安、食难饱、衣难添、就医难、上学难。

“十二五”时期,赣州把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摆在首位,推动全市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大幅降低。但2014年建档立卡时,赣州市仍有贫困人口28.74万户、114.33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4.28%,贫困人口占江西全省的40%。“十三五”时期,赣州有省级贫困村932个,占江西全省贫困村总数的32%;有深度贫困村167个,占江西省的62%;有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瑞金市、石城县、寻乌县、会昌县、安远县、上犹县、赣县区、南康区等11个贫困县,占江西省贫困县总数的45.8%。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赣州市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艰苦奋斗,扎实苦干,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2012年至2018年,赣州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1%,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1.2%,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3%、12.1%。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工业投资、民间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0项指标增幅位列江西省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铁路运营及在建总里程已达1000公里,实现动车开行和高铁建设零突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80公里,总里程达1490公里。另外,城市建设也有了大提升,市中心城区实现五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建成区面积已扩至18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至179万。2011年至2020年初,赣州减贫192.0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6.71%降至0.37%,932个贫困村、167个深度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1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赣南大地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脱贫,赣州市的脱贫攻坚充分折射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伟力。

(二)赣州市在脱贫攻坚历程中的特殊价值

1.革命老区脱贫体现了党的初心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摆脱贫困、共享发展成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直接体现。

赣南是中国共产党初心的重要起源地,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赣南人民矢志不渝跟党走,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用赤城、鲜血和生命捍卫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铸就了以“信念坚定、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成为党和红军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这片写满了光荣的红土地上,每一寸都洒满了热血。赣州市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0.82万人,分别占全国烈士总数的7.5%和江西省烈士总数的43.8%。没有老区人民的奉献,就不会有今天党的事业的成就和人民的幸福安康。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赣州市视察,强调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

2.赣州市的脱贫攻坚成效举世瞩目

2014 年建档立卡初期,赣州有贫困人口 28.74 万户、114.33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4.28%。“十三五”时期,赣州有贫困县11个、深度贫困村 167个,分别占江西全省的45.8%和62.0%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专门的政策文件,组织42个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赣州市干部群众感恩奋进、担当实干,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11个贫困县(市、区)、102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市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194.88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2.82万人,累计减少192.0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6.71%降至0.37%(见表2)。2015年到201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87元增长到11941元,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2.4%、11.3%、10.9%和10.8%。2019年五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赣州考察时肯定了赣州市的脱贫攻坚成果,指出“赣南苏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赣州市的脱贫规模如此之大、脱贫成效如此显著,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及其罕见的。

表2 2010-2019年赣州市减贫情况

数据来源:赣州市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

3.赣州市的脱贫经验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赣州市坚持把跨越时空的苏区精神融入脱贫攻坚的各个方面,不断从中吸取精神养分和力量,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市上下始终信念坚定,坚持以争创一流为目标追求,创造性抓好工作落实,并大胆探索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创造了新时代的“第一等工作”,打造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赣州样本”,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对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重大的实践意义。这也让赣州市的脱贫攻坚经验具备了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是加强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量身定制《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及系列配套政策文件,组织42个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架起了中央和老区的“连心桥”,开启了部委与赣南的“直通车”。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怀着深厚的红色情怀,“翻箱倒柜、倾囊相助”,给予赣南特殊扶持,构筑起区域性“政策高地”,使赣州成为“中部的西部”“老区中的特区”,群策群力促脱贫。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的高效推进机制,凝聚起强大的政策执行力和号召力,才促成赣南老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二是干部群众苦干、肯干,勇于创新。赣州市干部群众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厚爱,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人心向党、担当实干,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指导脱贫攻坚实践,在准确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全面建立健全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全方位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全力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11个贫困县(市、区)全部脱贫摘帽,实现历史性整体脱贫。

三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赣州市山多地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产业基础薄弱发展落后,危旧土坯房多,因病因残特困群众多,同时在区位上临近发达省份广东。结合当地的自然和贫困特点,赣州市首先下大力气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县县通国道、村村通水泥路;电网供电能力达350万千瓦,实现500千伏电力输入“双通道”、220千伏变电站县县“全覆盖”;针对当地危旧土坯房多的情况加大投入进行改造,近300万农民告别危旧土坯房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产业方面大力发展脐橙、油茶和设施蔬菜三大主要产业,同时结合当地传统发展养殖、水产等特色产业,推进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实现农村产业方面“三架马车拉动,百业齐振共飞”的发展新格局;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的基础上,由财政出资为全市城乡贫困人口购买“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在全国率先构建健康扶贫“四道医疗保障线”,贫困群众自付医疗费用比例控制在10%以内,有效遏制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结合临近广东的区位优势,加大培训和衔接力度,大力扶持当地扶贫车间建设,通过促进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家门口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二、赣州市脱贫攻坚模式总结

(一)赣州市脱贫攻坚基本模式

赣州市的脱贫攻坚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强化党的领导、突出精准方略、坚持尽锐出战、聚焦核心指标、注重改革创新、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等六个方面。

(1)强化党的领导,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赣州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始终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以“六个坚持”原则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坚持思想引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脱贫攻坚;坚持以上率下,全面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压茬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坚持党建带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坚持统筹兼顾,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持从严要求,铁心硬手整治扶贫领域作风问题。

(2)突出精准方略,确保脱贫攻坚实效。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关键在于精准,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赣州毫不动摇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狠抓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围绕“扶持谁”抓好精准识别这个关键环节,围绕“怎么扶”持续在精准施策上发力,围绕“如何退”严把精准退出关口,全力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3)坚持尽锐出战,构建超常规的支撑保障体系。脱贫攻坚要尽锐出战、精准施策,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赣州坚持“非常之事,必用非常之力”的理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各方资源,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精准聚焦脱贫攻坚,构建多点发力的脱贫攻坚保障体系。

(4)聚焦核心指标,扎实推进高质量可持续脱贫。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赣州始终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不偏移、不放松,综合实施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程和“十大工程”,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确保脱贫攻坚成色更足、质量更高、更可持续。

(5)注重改革创新,破解脱贫攻坚难题。 “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扶贫机制和扶贫方式”。赣州市坚持把改革创新融入到常态化、制度化的扶贫工作中,以改革牵引攻坚、以攻坚深化改革,探索了一系列新机制、新举措、新路径,全力破解脱贫攻坚中的难题。

(6)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赣州坚持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扎实做好精神扶贫工作,强化宣传引导、技能培训、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帮助脱贫群众提高思想认识、工作技能、就业能力,探索增收激励法、积分兑换爱心物品和村民“道德红黑榜”等做法,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致富“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二)赣州市脱贫攻坚模式的亮点总结

赣州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如此好的成效,最主要的做法就是以苏区精神引领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实践中苦干、肯干,勇于创新。

1.弘扬苏区精神,打造干部队伍好作风

赣州市大力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江西省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扶贫干部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当表率、做标兵,敢干肯干,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在产业扶贫、危房改造、就业扶贫等领域多有创新,在扶贫系统树立了特别能战斗、特别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的赣南苏区干部队伍良好形象。2016年10月、2019年6月,赣州市扶贫办先后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授予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图1 赣州市扶贫办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2.因地制宜,以创新举措促进产业发展

政府和广大干部的决心和努力付出群众看在眼里、落在心上,自然就有了干劲、有了奔头。

市县领导班子在深入了解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意愿的基础上,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实干、苦干、巧干,坚持立足当地山地多、耕地少且分散的资源特点,求真务实,创新推出产业扶贫 “五个一 ”机制、“产业扶贫信贷通 ”。通过“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创新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 ”的机制,确定了赣南脐橙、设施蔬菜和油茶作为带动当地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同时结合当地传统大力发展茶叶、白莲、烟叶、水产和畜禽养殖、红色和绿色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形成了“三驾马车带动,百业共振齐飞”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通过市财政每年筹集10亿元作为风险缓释金,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按1:8比例撬动银行信贷资金,从2016年到2019年累计发放贷款867.97亿元(其中通过“产业扶贫信贷通”发放贷款187.14亿元),惠及贫困户23.24万户、市场经营主体4746家。截至2019年,全市脐橙种植面积163万亩,累计带动100多万人脱贫增收;建成规模蔬菜基地25.9万亩,其中设施大棚面积20.95万亩,累计带动 7.98万户贫困户增收;油茶林总面积288万亩,并有高产稳产油茶林示范基地250余个、茶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13家,累计带动19.5万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 800元。

图2 于都县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

3.发挥区位优势,多措并举推就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就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方面。

赣州东接福建、南临广东、西靠湖南、临近港澳,处于东南沿海地区通往中西部地区的第一站,也是内地通往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赣州群众有着前往福建、广东打工的传统和良好基础。赣州市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和传统,多方联动搭建就业对接平台,丰富培训方式,用好经济杠杆激发就业动力,针对临近发达省份的劳动力需求、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的用工需求和劳动力就业意愿,大力推进当地贫困劳动力的“靶向”培训。截至2019年底,累计开展培训7.62万人次,发放培训补贴5514万元,发放贫困劳动力交通补贴3.09亿元。与此同时,赣州市通过创建扶贫车间946个实现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9241人,通过开发扶贫专岗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4万余人。

图3 龙南县就业扶贫福利厂,为江西省第一家政府主导创办的扶贫车间

4.用足政策聚力抓基建,提升脱贫支撑力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造成赣州市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制约因素。脱贫攻坚以来,赣州市坚持人力、物力、财力“三集中”,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脱贫攻坚支撑力的关键,用足用好政策,对照贫困村退出指标体系,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下大力气破解交通、水利、能源、通信、乡村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瓶颈制约,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截至2019年底,赣州市通过改造农村土坯房解决了近300万户的安居问题和546.7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实现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38919.98公里,硬化(水泥路、柏油路)比率达93.7%;全市贫困村实现4G网络和宽带网络全覆盖,成为全国首个“电商进农村”全覆盖的设区市。

图4 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危房改造前后对比图

5.四道保障解难题,兜底救助补短板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农村贫困人口的重要致贫原因和大难题。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赣州市大力实施提升卫生服务能力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行全市范围内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卡通”一站式即时结算。创新构建了健康扶贫“四道医疗保障线”,于2016年1月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制度,由市县两级财政共同出资,按照每人每年90元(2017年开始提至260元)的标准,为城乡贫困人口购买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制度。

赣州市深入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逐年提高农村低保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截至2019年底,赣州市农村低保对象32.95万人,2016年以来累计支出农村低保金45.66亿元,并创新开发 “精准防贫保险 ”,织牢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安全网”。

三、赣州市脱贫攻坚的经验借鉴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赣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始终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1)坚持思想引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脱贫攻坚。政治上的坚定源自于理论上的清醒。赣州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确保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坚持以上率下,全面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市委书记作为履行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偏、力量不散;市委副书记(市长)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身体力行抓部署、抓调度、抓落实;其他市领导定期分类分行业主持召开协调会、调度会,带头挂点联系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和结对帮扶贫困户,经常深入贫困一线督导督战,发挥了表率示范作用。

(3)坚持问题导向,压茬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精准把握党中央和江西省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与工作要求,立足赣州实际,科学研究制定年度脱贫工作计划,突出各个时期的不同工作重点,把重点工作梳理到位,把各项责任落实到位,把突出问题解决到位。

(4)坚持党建带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赣州坚持把脱贫攻坚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强化人、财、物等基础保障,切实把基层党组织聚焦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上来。

(二)弘扬苏区精神是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

对于苏区精神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将其归纳为以下28个字: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

赣州市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战中弘扬苏区精神, 始终把科学务实、惠民富民、拼搏奉献、争创一流贯穿振兴发展始终。科学务实,就是要立足赣州市发展滞后、欠发达的市情,把握赣州市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惠民富民就是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聚焦在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上,优先解决最迫切、最直接、最突出的民生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凝聚民心民力,实现社会更和谐、发展上水平。

在科学务实和富民惠民两条最基本的原则的指引下,赣州市充分挖掘干部拼搏奉献、群众不怕吃苦的红色基因,依托“赣南脐橙”地理标志名牌产品维持脐橙产业的优势地位,根据“山多地少、多矿富硒”的资源特点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油茶作为新的产业增长点,勇于开拓,把产业做多、做大、做优,重新再现了当年苏区军民争一流、创一等的精气神。

(三)精准施策和创新是保证脱贫成效的内在机制

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初,赣州市的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均比较落后,要想在进入“十四五”之前和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小康社会,必然要采取非常举措,精准施策、勇于创新。具体体现在:

在发展产业方面,赣州按照“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创新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五个一”机制,通过整合资源,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了一条适合赣南老区产业扶贫的新路子。全市通过贫困户直接发展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方式,累计覆盖带动25.75万户贫困户增收,占全市贫困人口的89.84%。赣州产业扶贫“五个一”机制经验做法在江西全省推广。

在金融扶贫方面,为保障全市产业扶贫的资金需求,赣州市整合财政资金基础上,创新推出了“产业扶贫信贷通”、“油茶贷”、农房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全市每年筹资10亿元财政资金作为风险缓释基金,撬动80亿元“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贫困户信用贷款每户最高额度8万元,享受政府3年全额贴息。

在安居扶贫方面,赣州市大力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建设农村保障房,通过“交钥匙”的方式,兜底解决无劳动能力、无经济能力的特困群体住房难题,织密织牢贫困人口安全住房防护网。安居扶贫工程成为赣州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在健康扶贫方面,赣州大力实施健康扶贫,积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于2016年1月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补充保险制度,由市、县两级财政共同出资,按照每人90元(2016年后逐渐提至260元)的标准为城乡贫困人口购买疾病医疗补充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民政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四道保障线”,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防止返贫方面,创新推出“精准防贫保险”。处于贫困边缘的农村低收入户(以下简称 “非贫低收入户 ”)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稳的脱贫户(以下简称 “非高标准脱贫户 ”)两类人群容易返贫致贫,极有可能成为 “贫困增量”。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赣州市创新开发 “精准防贫保险 ”,对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中因病、因学、因灾(含意外事故)、因赔偿责任、因生产资料损失等五大因素致贫或返贫人员,提供每人最高 20万元的防贫保障金额,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加上“保险阀 ”。

四、启示和思考

赣州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在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形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四个优先”上坚决落实;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实行农民申报、奖补激励,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乡村建设发展规律,分步部署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不搞“一刀切”平推,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不贪大求快、不刮风搞运动;科学把握乡村差异性,因村制宜编制各具特色的乡村规划,突出重点,精准安排资金项目;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聚焦阶段任务,找准突破口,排出优先序,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既着力解决“三农”具体问题,又着眼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既切实改善乡村民生,又注重引导文化传承及文明教化。

(二)推进政策的有效衔接和科学转变

各行业部门要抓紧对现有扶贫政策进行梳理,适应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形势转变,分类确定需要取消的、接续的、完善的或强化的扶贫政策,注重总结梳理脱贫攻坚中成熟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用于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制度框架;促进特惠性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政策的转变,合理拓展部分扶贫政策惠及的对象范围,打好特惠性政策与普惠性政策的组合拳,逐步将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常规性社会保障措施;同时,均衡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避免“政策悬崖”问题的出现;建立扶贫、住建、水利、教育、卫健、医保等“两不愁三保障”主要责任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及时解决过渡期政策落实问题。每季度开展1次“收入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情况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即时整改;加强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动态监测,强化就业帮扶举措,确保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落实相对贫困对象遍访制度,及时掌握其生产生活状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三)强化机制的组织保障和动员能力

继续落实五级书记的责任和保障,对标中央和省制定落实细则。建立市县领导联系、市县直单位帮扶、干部挂点协同推进的工作制度,完善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推进机制,确保短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一起抓、长期治理相对贫困与乡村振兴齐推进。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继续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和主体作用,金融资金的引导协同作用和社会资金的参与补充作用,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确保资金投入与治理相对贫困,实现乡村振兴相匹配。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各级财政“三农”投入责任,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资金整合规模合力效益。借鉴并创新脱贫攻坚的资金筹措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扛杆作用,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村。

(四)统筹推进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升级

一是培育乡村产业集群。运用工业化发展理念,建立乡村产业正负面清单,明确鼓励类和限制类乡村产业目录。确立乡村首位产业,实行“链长制”,由县领导担任链长,制定“一链一策”,促进乡村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突出标准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三基地”建设,每个乡镇创建1-2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微型经济圈。布局建设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推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建设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全覆盖。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旅游示范村和精品线路,鼓励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特色餐饮等项目,培育乡村夜间经济、养老经济等新产业,各县(市、区)每年重点打造1个以上农业综合体。

二是健全产业支撑体系。实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行动,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扎实推进水利建设三年行动,抓好山塘整治和抗旱应急水源小型水库工程建设。建立粮油、生猪等战略性产业的风险预警监测和应急保障机制,确保主要农产品保供稳价。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脐橙等产业运用。引导农户通过联户经营、联耕联种、组建合伙农场等方式联合开展生产,共同购置农机、农资和接受农业社会化服务,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三是推进农村创新创业。设立乡村就业创业引导基金,扶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现有农业园区、产业基地等载体,搭建农村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业孵化平台;积极开发乡村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农田管护员、环卫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引导村集体成员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形式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整村整组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激活农村“沉睡”的资产;加强工商资本进入农村流转土地审批监管。采取资产股份型、联合开发型、生产服务型、资源整合型等模式,大力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组织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课题组编写

案例发布:半月谈杂志社


分享:

《家族商业评论》杂志研究员

家本纪·专栏

半粤五风治理智库首席研究员;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广东党建;

《家本纪》融媒体 研究员

查看更多
张韬
查看更多
五风前线
查看更多
这文章我爱看
企业
家电
家族
非遗传承人
匠作
品质生活
非遗与文旅
热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