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新定位和建设进路”。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全国党建研究会顾问、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罗平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祝灵君,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杂志社副主编刘大秀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齐鹏飞主持开幕式。
张东刚在致辞中就建强建优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提升政治高度,把准学科建设正确方向;二是拓展理论深度,搭建学科建设“四梁八柱”;三是夯实育人厚度,锻造学科建设支撑力量;四是加大支持力度,注入学科建设强劲动力。张东刚强调,站在新起点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要聚焦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围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同时发力,推动构建“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群,完善发展支撑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党史党建学理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党史党建学派”。
张东刚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大学将启动实施“新路建设十大工程”,把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作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学科,纳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建设工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在平台建设、师资培育、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给予倾斜性支持,持续增强党史党建学科的先进性、引领性、示范性。希望与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各抒高见,凝聚共识、加强合作,一如既往地关心、指导和帮助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共同做好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这篇“大文章”、“好文章”。
洪大用表示,国务院学位办将组织推荐遴选相关专家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评议组,制定学科准入标准,为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奠定扎实工作基础。开展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需要统筹谋划、整合力量,坚持高起点布局、高水准推进、高质量建设,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完善师资队伍、构建课程体系、筑牢人才队伍之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性质、定位、特点等方面高度相关,两个学科应当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希望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专家学者能够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智慧力量。
欧阳淞针对加强党的建设研究提出三点看法:一是把党建研究放在“国之大者”中把握,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原创性贡献。二是切实树立“大党建”观念,将“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一并研究、一体推进落实,将党建范围拓展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三是切实加强党建史研究。党建史是党史和党建的结合部,是党史学科和党建学科的结合部,地位十分重要,亟需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来加强研究。
王均伟在致辞中表示中共党史学科的突出特点是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党史姓党”是这一学科最鲜明特征、最显著优势,而科学性为学科的党性提供厚实的学术支撑。提高党史学科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要立足新时代,增强党史学科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注重党的历史的整体性,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视野来看待党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罗平汉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学科的历史沿革与现况、教研成绩,就设立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背景下推进党史学科高质量建设,提出提高学术水准、加强党史课程建设的意见,认为今后应加强党史研究的学术规划、评价标准和学理性研究,加大干部教育、国民教育两个系统的党史课程开设力度,为党史学科建设夯实基础。
祝灵君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中共中央党校党建学科的历史沿革、现况和教研成绩,就如何推动一级学科新形势下的党建学科发展的问题,提出要完善党建二级学科的规划,加大党建学科史、概念史研究,高度重视党建专业人才的培养,坚持党员干部教育和国民教育同步推进等建议。
刘大秀在致辞中就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提出建议,指出要注重把握学科建设的正确方向,注重吸收前期研究成果,注重解决学科定位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注重扩大学科建设的影响力。刘大秀介绍,当前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党建研究》杂志社、全国党建研究会秘书处已形成三位一体的党建研究格局,助力党史党建学科高质量建设。
在主论坛研讨环节,14位高校理事会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学科建设的主题,从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学科定位、学科设置、学术研究、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发表一些观点和见解,表达了建强建优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发挥存史资政育人学科功能、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共同愿望。
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加快构建以知识体系为核心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面向新时代的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创新”等议题进行分组研讨。基于加快高质量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本届论坛增设研究生分论坛,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3所高校的49位博士生参加研讨,分享了学习研究党史党建问题的成长经历和心得体会。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孙瑞标,国务院国有重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直倡导并践行“扁担精神......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马星光,委“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张学......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讲习所智库
128天前
129天前
153天前
154天前
154天前
309天前
330天前
367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