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四代26位军人 铁血忠诚薪火相传|“阳江十七烈士”之谭作舟烈士家族事迹
来源:家族网阳江日报 | 作者:阳江日报 | 发布时间: 415天前 | 1281 372 次 浏览量 | 分享到:


谭作舟(1903-1928),广东阳江人,中共党员,阳江农民运动领导人。

1925年8月,谭作舟等人在阳江雅韶乡建立农民协会,是广东南路地区最早的农会之一。同年9月,谭作舟被组织选派入第五届广州农讲所学习。毕业后,以农运特派员身份回到南路地区开展农民运动,组织成立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驻两阳办事处并任主任。

1926年3月间,中共阳江县党支部成立,谭作舟任农运委员。在其领导下,阳江地区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至1926年底,阳江地区已建立80多个区、乡农民协会,会员达12000多人,并组建了农民自卫军。

1927年4月15日,与敖昌骙一起,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928年,谭作舟在广州红花岗英勇就义,年仅26岁,是大革命时期“阳江十七烈士”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卫人民与维护和平的坚定力量。民是兵之本,建设强大的军队离不开人民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

在阳江有一户“红色”家庭,从艰苦卓绝的大革命时期到朝气蓬勃的新时代,跨越一个多世纪的悠悠岁月,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家国情怀刻进血脉,一门四代涌现了26位军人,这就是“阳江十七烈士”之一的谭作舟烈士家族。


“八一”建军节前夕

记者奔走于漠阳大地

追寻谭作舟烈士的足迹

探访烈士在阳江的后人

并视频对话多位在外工作的谭家军人

揭开一段段感人故事


红色家风代代传

1

与毛泽东胞弟同窗的红色带头人

夏日炎炎,怀着崇敬的心情,记者走进阳东区雅韶镇雅韶村。村庄静谧,绿树婆娑,谭作舟故居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在后人的精心维护下,这座百年老屋依然保存较为完整。



走进屋子,右边小房间便是谭作舟生前的寝室。一张木床、两个书柜、几个漆皮箱,摆设一如当年模样。村民告诉我们,谭作舟烈士生前所用过的35件遗物已捐献给了广州农讲所,但丝毫不减家乡父老乡亲对谭作舟的深情怀念。

谭作舟生逢半封建半殖民地年代,社稷山河满目疮痍,阳江也是兵荒马乱。生活在底层,深切体会到人民苦难的他,自幼就立下了救国救民于水火的志向。从阳江县立第一中学毕业后,为寻求革命真理,谭作舟只身负笈广州。

1924年12月,谭作舟在广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至12月,参加了彭湃任所长的广州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班。当时毛泽东是授课老师,在农讲所的大教室里,毛泽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各地慕名而来的工人、农民讲解《中国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这样的课程如同黑夜里燃起的火把,照亮了谭作舟的心灵。

同样听得津津有味的,还有当时谭作舟的同窗、毛泽东的胞弟毛泽民。据谭作舟的胞弟谭作楫后来与家人回忆提到,解放后整理三哥谭作舟遗物时,曾发现一封未曾发出的信笺,上面写着“毛泽民学友亲启”字样。遗憾的是,这封写给挚友的信未曾寄出,两位革命同窗也先后为理想而献身。信件后来在辗转搬运中丢失。

1926年,谭作舟学成回到家乡阳江,带领同志们在农村宣传革命道理,开展农民运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15日,谭作舟在阳江被捕,被押解到广州南石头监狱。在这期间他曾写了五封家书。1928年7月,谭作舟在狱中自知不能幸免,临刑前给胞弟谭作楫写下遗书:“余今……死矣,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余今日之死,适足为异世之光,望你继吾志愿,余死而无憾矣!”这封绝笔信并没有寄出,而是写在一条短裤上塞进监狱墙缝里。尔后被捕入狱的中共党员冯国治被押解在同一牢房,无意中发现遗书,因恐被狱卒发现,就把短裤穿在身上,日夜背诵信中字句。解放后,冯国治回到阳江,第一时间找到谭作舟信中所提弟弟谭作楫,将此信一字不漏念给他听。

一字一句铁骨铮铮,没有半分畏惧退缩,有的只是热血青年坦然面对个人命运、视死如归的精神。日后的无数个时刻,谭作楫每次重读兄长的这封遗书,总是热泪盈眶,心情澎湃。

那位曾与毛主席胞弟同窗的红色带头人,那位跟随毛主席学习革命理想的农民干部,在艰苦卓绝的革命生涯中,献出了年轻又宝贵的生命。谭作舟牺牲时才26岁,没有留下子女,但他的家国情怀却在家族中无声地传承,激励了一门26人参军报国。

2

定期重温先烈遗书激励家族前行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谭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每年节假日聚会,都会集体重温谭作舟的几封家书。

“三伯父谭作舟牺牲后,我的父亲谭作楫把那些家书谨记在心底。他一辈子不敢忘记自己三哥最后的遗嘱,刻苦读书,报效祖国。并把这些话作为家风传承,讲给每一个子孙后代听。”谭作楫二儿子谭中武回忆道。

谭中武说,他小的时候就知道家里有两个大书柜,里面装满了父亲最喜欢的书籍。《红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日》,都是父亲买的,要求谭中武的兄弟姐妹都要看完。“父亲常说读书是一种力量,教育我们文化知识就是财富。记得上世纪80年代,父亲的工资是300元一个月。他用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套书,母亲笑骂他500多元都可以买一条屋地了,他却用来买书。”谭作楫在阳江当了一辈子教书匠,在城中一直没有买房建房,退休时带着两手推车的书回雅韶老家安居。

受家风熏陶,谭家一族人都很爱看书。“后来我考上大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真正的人》两本书对我影响特别大。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人生格言也被我写在笔记本上,成了我的座右铭。”谭中武说。

谭中武的弟弟谭中岳从戎40余年。他说,三伯父的遗志和父亲的教诲,像人生前进的灯塔,一直在指引着自己前进的方向。“读小学时,父亲经常被雅韶小学请去宣讲革命传统教育。每次讲到三伯父在监狱里写的最后一封信,台上的父亲总是泪满衣襟,台下的我也是热泪盈眶。这些红色家风教育,使我幼小的心灵里就种下了革命情结。后来父亲对我们的教育就是坚持三伯父的教诲,一定要好好读书,为国家作贡献。我父亲说,如果你读书不行,那你肯定要当兵保卫祖国,在军人的岗位上也可以做成一番事业。”

谭中岳高中毕业成绩优良,但由于遇上文革特殊时期,没能上大学。毕业后,谭中岳投笔从戎。在同年入伍的战友中第一个入党、第一个被评为五好战士、第一个被提干……部队里成长的每一个脚印,他都归功于谭作舟烈士这座“人生灯塔”的指引和鞭策。“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国?哪有家!参军报国,在部队岗位上做好自己,是我们后辈继承先烈遗志的最好方式。”

谭中岳在济南空军部队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年年被评为优秀。2007年,谭中岳在师级岗位退休。他又将推广毕生所学洪传陈氏太极拳当成另一番事业,不遗余力在家乡传授。“我教导孩子和学生强身健体,也和他们讲爱家和爱国的道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每个家庭都去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有了无比磅礴的力量。”谭中岳说。

现在,在谭作舟曾经住过的房间,一面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照片,谭家的后人穿着各种不同军种的军装。谭家一门有26人应征入伍,每一个通过入伍审核的谭家人,都会在穿上军装的那一刻,郑重留下一张照片,并将照片贴在家中的墙上,他们用行动践行着先烈的遗志。

谭中行,是国家第二批培养的飞行员。1950年参军入伍,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1959年转业。

谭中莲,是阳江解放后第一批应征入伍的青年学生。1950年冬,在阳江县立中学读初二时应征入伍,从抗美援朝战场回来后一直在部队。1978年在空军医院退休。

谭作健,1956年参加海军。1958年11月12月,在海南三亚榆林港执行任务时光荣牺牲。

……

现在,谭中岳和谭中武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每年给孩子们念谭作舟的家书,讲家庭的革命故事。谭家兄弟说,自己从未要求过孩子一定要当兵,但融化在家族血脉里的红色基因,早已成为他们的默契。革命的信仰、顽强的斗志,红色家风已然在谭家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3

积极上进的军人之家新生代


作为这个军人之家的年轻一代,谭中岳的女儿谭岱珠曾经从事空军通信研究工作。巾帼不让须眉的她,认为参军报国不只是男儿的事。“三爷爷把青春年华贡献给了革命事业,他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毫无畏惧,对共产主义事业忠贞不渝,他希望后来人继承遗志,完成他的未竟事业,这是先辈们留给我们家族的巨大精神财富。这种家风的力量一直支撑着我、影响着我。”

“八一”建军节前夕,我们见到从广州赶回阳江和战友见面的谭仕锋。谭仕锋是谭中武的儿子。也许是从军15年的关系,也许是转业后在公安刑侦养成的职业习惯,又高又瘦的谭仕锋,年龄不大,脸上却带着日晒雨淋的风霜。他话语不多,但一举一动都体现着军人的担当。“虽然长期的高强度部队训练有时候会让人肉体疲累,但是我的内心从来不觉得辛苦。家族的优良传统教育,日常生活点滴的熏陶,培养了忠诚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虽然我已回到地方工作,但还是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只要祖国需要我,只要部队需要我,‘若有战,召必回。’ ”

谭作舟烈士的曾外孙李启慧是谭家第四代入伍当兵的,也是目前谭家最年轻的战士。“小时候外婆经常带着我们回雅韶,和我讲家族的红色故事。谭作舟太爷爷为中国革命流血牺牲,同时,他也留给了家乡和家族一座革命丰碑。长年累月的家庭教育,让我从小就对部队和军营非常向往,所以后来我选择了去陆军当志愿兵。”如今回到地方工作的李启慧,走路总是迈着正步,部队的痕迹早已深深刻在骨子里。“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小孩,每年会抽空带他回家乡,回到阳东雅韶故居,给他讲述家族光荣的传统。要是长大后他也想参军报国,我一定会像父辈鼓励我一样,义无反顾地支持他的决定。”

有一种情怀,叫做践行党性使命的自觉性;有一种忠诚,叫继承前辈的希望接力从军。就是这种代代相传的红色家风,让红色基因在谭家人的血脉中流淌,赓续绵延,写就了一门26军人的铁血忠诚。

百年强国强军梦,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巍巍北塔见证了,滔滔漠水见证了,见证了一家四代跨越世纪的爱党爱国梦,见证了这个军人之家对祖国对军队的赤胆忠心。


分享:

《家族商业评论》杂志研究员

家本纪·专栏

半粤五风治理智库首席研究员;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广东党建;

《家本纪》融媒体 研究员

查看更多
张韬
查看更多
五风前线
查看更多
这文章我爱看
企业
家电
家族
非遗传承人
匠作
品质生活
非遗与文旅
热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