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陈李济老字号焕发振兴活力
来源:家族网 | 作者: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周中雨 通讯员 邵文 统筹:赵兵辉 | 发布时间: 484天前 | 4252 372 次 浏览量 | 分享到:

编者按 老字号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在广州,一座座历史悠久的老字号更记录着一段段红色记忆:陈李济药厂曾是广州革命工作的联络点;爱群大厦曾悬挂巨幅毛主席画像,迎解放军进城;艳芳照相馆曾为数届广东省党代会拍摄千人大合照……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南方日报记者走进广州3家老字号,对话老字号掌门人,探寻老字号的红色基因,触摸历史脉搏,凝聚奋进力量。


陈李济

“杨殷精神”为421岁药厂注入红色血脉

5月下旬以来,在广州的抗疫一线,活跃着一支名为“杨殷红色突击队”的志愿者队伍。他们来自421岁“高龄”的广药集团陈李济药厂,持续多日驻扎高风险街区,协助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

杨殷是从陈李济走出来的中国工人运动先驱,是新中国“双百”英雄模范人物。1929年秋,因叛徒出卖,杨殷与彭湃等四人在上海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7岁。在杨殷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陈李济见证了他从小小药工一路成长为一代革命先驱,记录下他参与发动广州起义、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等重要历史时刻。

今年是杨殷烈士牺牲92周年。广药集团陈李济药厂总经理孙东表示:“杨殷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广药、陈李济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百年沉淀,已深深根植于企业中,不断激励着我们一代代制药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1924年便成立基层党支部

“杨殷同志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之广东省港大罢工的领导者,是广东铁路工人的领袖。”在杨殷牺牲后的第二天,周恩来起草的《以群众的革命斗争回答反革命的屠杀》告人民书,对他在工人运动中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上个世纪20年代大革命时期,杨殷活跃在石井兵工厂、粤汉、广九、广三铁路等工厂一线,组织建立工会和党的基层组织,宣传进步思想、帮助工人们争取权益。“据一些老师傅回忆,当年杨殷以制药工人的身份,经常深入陈李济各车间,向工人师傅宣讲革命道理。”孙东介绍,在杨殷的努力下,1924年陈李济便成立基层工会和基层党支部,自此植下红色基因。

在陈李济中药文化园内,今年6月初新落成了全国首个杨殷事迹陈列馆。记者参观了解到,杨殷当年开展革命工作的一个重要地点,正位于广州北京路上的陈李济药厂旧址二楼(当时为“禺山杂货铺”)。

“为传承杨殷精神、弘扬红色文化,近年来,我们对北京路旧址进行了升级改造。”孙东介绍,2016年10月1日,陈李济旧址复业,除了更名陈李济大厦外,还进行了新一轮的规划改造。根据新规划,陈李济旧址物业将在弘扬传播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同时,筹建广药陈李济红色基因展览馆。展览馆以广州起义为主要革命历史背景,重点展示革命先驱杨殷在陈李济旧址开展的各项革命活动。“我们希望,这里能成为广药集团一个新的红色打卡点,成为继陈李济博物馆之后又一个青少年教育基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孙东期待地说。

“杨殷红色突击队”冲在抗疫一线

陈李济具有超过400年的悠久历史,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里“全球最长寿药厂”,如何将杨殷精神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在孙东看来,“杨殷红色突击队”就是最好的诠释。

为继续弘扬杨殷烈士的革命精神,发挥共产党人先锋模范作用,陈李济成立了“杨殷红色突击队”,还设置了“杨殷先锋岗”。

在去年的抗击新冠疫情工作中,广药集团有超5000名员工迅速返岗,投入抗疫保供应当中,其中“杨殷红色突击队”第一时间站到抗疫第一线。

最近,广州疫情形势出现新变化,这支突击队再次冲到一线,为防疫提供志愿服务,再一次践行了杨殷烈士“忠于信仰,为国奉献”的精神。

在红色精神的激励引领下,广药集团陈李济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迎来中医药事业发展新阶段。财报显示,广药集团今年一季度业绩实现工商销售收入415.82亿元,同比增长18.60%;实现利润总额22.15亿元,同比增长30.70%。而近两年间,陈李济的拳头产品销售持续保持超30%的增速,成为广药集团大南药板块的排头兵。

经过百年积淀,红色基因已成为陈李济的坚定底色,引领企业为守护大众健康、实现美好生活奋斗不息。

对话

广药集团陈李济药厂总经理孙东:保护红色资源,打造高质量红色文化品牌

南方日报:陈李济是我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但与之相关的红色故事却鲜为人知。作为杨殷奋斗过的地方,陈李济如何挖掘、讲好杨殷故事?

孙东:关于杨殷烈士的事迹,历史资料中有很多介绍,而他在陈李济工作、生活以及开展革命工作的内容分散在不同的史料中。近年来广药集团多次组织专人,与党史专家一起对杨殷的相关生平事迹进行挖掘、整理和系统梳理。

在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陈李济药厂工人的身份,为杨殷开展革命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与掩护作用。比如1927年广州起义前夕,在杨殷的安排下,中共广东省委在广州北京路陈李济药厂二楼(当时为“禺山杂货铺”)召开了广州工农兵代表会议,并讨论选举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问题。

今年6月初,国内首个杨殷事迹陈列馆在陈李济中药文化园内建成,成为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之一。我们还以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和陈李济中药博物馆作为定点讲解场所,开展“学党史守初心,讲好杨殷故事”等活动,期望更多人能了解到杨殷的革命事迹。

南方日报:陈李济如何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孙东: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是陈李济实现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打造高质量红色文化品牌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杨殷精神的承载者,陈李济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从未止步。

近年来,陈李济中药文化园、红色党建展厅等基础设施依次建设完成。陈李济传统中药非遗文化与国家烈士英雄文化的紧密结合,将助力陈李济打造一个深层次、全方位、高质量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成为集工业和文化产业于一体的先进企业,成为广东省内独具特色的红色经济旅游景点。

爱群大厦

挂巨幅毛主席画像 迎解放军进城

在广州,有一座建筑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占据着“广州第一高楼”的名号,它就是爱群大厦。

自1937年开业至今,爱群大厦已有84年历史,它如同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伫立珠江北岸俯瞰万家灯火。“作为曾经的广州标志性建筑,爱群大厦的成长始终融入了广州的城市发展。”爱群大酒店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徐国栋说。

重要历史节点 都有它在见证

回顾历史,就在爱群大厦开业的次年,日军攻占沙河,广州沦陷,爱群大厦被强行挂上“华南派遣军司令部”的牌子。巴金先生曾于《在广州的最后一夜》中写到:“在新华的后面是爱群酒店的十三层大厦,在白天我还可以看见那两个大的金字‘爱群’,现在连它们也都静静地睡了。我痴痴地望着他们……”在当时,爱群大厦见证了无数中国人的国破之痛。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香港文艺界的阳太阳、王琦、关山月、廖冰兄、杨秋人等三十多位画家,在工商界爱国人士的支持下,决定集体创作一幅巨幅油画送给新生的广州市人民政府。阳太阳提出画毛泽东主席像,大家一致赞同。当年11月7日,这幅高三十多米、宽十米的画像,从爱群大厦的第十一层垂悬至第二层,画中描绘了毛主席挥手的形象,并书写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八个醒目大字。在巨画下,民众载歌载舞,庆祝广州解放,迎接解放军入城。全国各大报纸均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幅巨画的照片。可以说,爱群大厦见证了广州解放,更见证了民心所向。

广州解放后,直至上世纪70年代,爱群大厦是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第一届至第十届广交会的开闭幕式接待酒会的服务工作,都由爱群大酒店独家承担。爱群大厦见证了广州的经济腾飞。

三种精神引领爱群一路向前

改革开放给爱群大厦带来了新的活力,1984年,广州第一家旋转餐厅在此开业,被誉为“闹市中的空中楼阁”。餐厅位于17楼,凌空70米,羊城风貌一览无遗,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外国贵宾来到广州,都会到此吃饭饮茶。

新时代有新使命、新要求。2020年,爱群东楼的旋转餐厅完成改造升级后对外营业,成为岭南控股核心企业岭南酒店旗下“杏荟”高端餐饮品牌的第一家餐厅。新旧相推,古今相融,当“杏荟”遇上“爱群”,传统老建筑被注入新活力,“年轻范”与“烟火气”交织,重新焕发光彩。

“一家老字号企业必须有一种精神的指引,一家长寿企业必须有一种精神的传承。”徐国栋说,走过八十多年的爱群大厦,有三种精神一直引领向前。一是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因为敢为人先,所以爱群老一辈才造出30年广州地标建筑、全国最早的空中旋转餐厅;二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前十届广交会开、闭幕酒会的接待服务工作均由爱群独家承担,就是对爱群工匠精神的肯定;三是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在修建爱群东楼时,建筑施工团队历时一年完工,比国外同类型建筑节约30%-40%的钢材。

对话

爱群大酒店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徐国栋:打造全新名片,赋能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建设于上世纪30年代的爱群大厦何以在今天看来还如此时髦?

徐国栋:爱群大厦由香港爱群人寿保险公司投资兴建,大厦兼具岭南骑楼特征和国外摩天大楼造型,因此成为当时广州的地标性建筑。

能拥有这样时髦的“中西合璧”造型,得益于当时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兼容并蓄。根据广州市地方志记载,1924-1937年广州地区相对安定。粤汉铁路于1936年全线通车,公路连接省内各地和赣、湘、桂、闽,创办了民航事业,商业随之蓬勃发展。当时的市民对社会生活、交际娱乐充满热情。在这一时期,广州不断吸收外来的新鲜事物,并在冲突交融中形成独具韵味的城市文化。

南方日报:爱群大厦的旋转餐厅诞生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

徐国栋:“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1984年,广州成为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南下大军”,也给爱群大厦带来新的生机活力。1984年12月,爱群大厦在16楼加建了旋转餐厅,这是广州第一家旋转餐厅。西餐、卡座、江景、旋转等新潮派头让它成为城中潮人的热门圣地。

南方日报:爱群大厦已经是走过八十多年的老字号,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徐国栋:进入新时代,爱群大厦的发展有了新使命和新要求。2020年,爱群东楼16楼的旋转餐厅完成改造升级后对外营业。爱群西楼将遵循修旧如旧的保护性开发,打造珠江长廊的全新名片,更新焕发老城市新活力,赋能广州高质量发展。未来,爱群大厦希望依托岭南旅游业及餐饮业的优势和专业力量,加强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出住、吃、行、会展、景观、社交的完整方案,以创新推动老字号焕发新的魅力。

艳芳照相馆

多个珍贵镜头载入历史文献

在广州,有一家诞生于百年前的照相馆,他们的摄影师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波澜壮阔、风云际会时期的精彩瞬间、风流人物:孙中山在永丰舰上的英姿、鲁迅与夫人许广平在羊城的合影、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它就是今年已109岁的艳芳照相馆。

辛亥革命的第二年,也就是1912年,艳芳照相馆在广州惠爱路(现中山五路新民路口西面)创建。1993年,艳芳照相馆被当时的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是广州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照相馆。

“无论是大时代背景下的风云人物,还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都是有故事有温情的。”已在艳芳工作三十余载的广州艳芳照相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耀辉说:历经百年,艳芳仍希望能一直走下去,做每个时代有温度的记录者。

一个有故事的照相馆

走进艳芳照相馆,右侧墙面挂满的老照片就提醒着来者,这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照相馆。

“建馆至今艳芳拍摄了不少珍贵镜头,许多被选入历史文献。”黄耀辉翻出发黄的艳芳档案资料向记者说,“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1923年8月11日为孙中山、宋庆龄和永丰舰官兵拍摄的一张合影。早年间,广东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还曾到我们照相馆了解照片的相关情况,现在这张照片就收藏于档案馆中。”

不仅如此,大革命时期,艳芳的照相师傅还受邀为《广州国民日报》等报刊拍摄过多张重要新闻照片。鲁迅先生与夫人许广平曾在1927年去艳芳拍照,还将这一经历写入日记中。这张合影现在陈列在鲁迅博物馆,并刊印在《鲁迅影像》中。新中国成立后,艳芳照相馆还先后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人物拍过照片。

新老照片见证时代变迁

说起艳芳照相馆,老广州人都很熟悉,因为家中有年代的照片多拍自这里。

黄耀辉在照相馆工作了三十多年,对早年间艳芳及国内摄影市场的盛况记忆犹新:“解放前,艳芳拍摄的照片以大事件大人物为主;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安定下来,到艳芳拍照的普通人增多。”

黄耀辉回忆,“我是1989年进入艳芳工作的,上世纪80年代前后正是公司最鼎盛的时期,改革开放初始,老广的荷包逐渐鼓起来,但照相机还没普及,为了记录人生中重要的时刻,比如出生100天、结婚照、全家福等,都要到国营照相馆照相。”黄耀辉感慨:“在人们眼中,当时的照相馆就像现在的奶茶店一样,时尚且生意火爆。顺应潮流,艳芳一下子发展出5家分店,光是在中山五路总店,就有100多名员工,一度成为广州规模最大的照相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科技发展,数码相机出现,对传统照相馆造成很大的冲击。不过这几年,艳芳照相馆多了一些年轻人,他们专门来拍黑白胶片照,还会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分享。黄耀辉表示,“这大概是因为怀旧风潮兴起,复古的事物受到欢迎。”

艳芳的生意回升,根源还在于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对照片品质有了更高要求。“现在,艳芳照相馆还有一台黑胶片相机在工作,恐怕是省内硕果仅存的一台。”黄耀辉希望,借助怀旧风潮,凭借着艳芳的百年品质,能吸引到更多年轻消费者走进照相馆,留下倩影。

对话

广州艳芳照相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耀辉:做时代有温度的记录者

南方日报:艳芳为什么能拍到那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

黄耀辉:艳芳一直对先进的摄影设备舍得投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全广东只有艳芳才能拍出千人大合照,最多曾拍过4000人的集体照。同时,艳芳的历代摄影师都精于钻研技术,手艺过硬。在上个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艳芳照相馆在粤港澳地区都很有名气,重要场合都会邀请艳芳的师傅去拍照。

1997年,艳芳的师傅率先研制出冲印彩色大型长条片技术,使得千人以上的大合照也有彩色的了。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艳芳都是广州大型集体照的首选及唯一选择。因此艳芳曾为几届广东省党代会、人大会议等重要场合拍下千人大合照。

南方日报:上百年过去了,老广州人对艳芳依旧很有感情,你认为原因何在?

黄耀辉:照片是有温度的,艳芳一直在做一个有温度的记录者。老广州人的感情,不仅因为艳芳记录了很多历史大事件、拍过很多历史名人,更因为艳芳记录了老广州人的成长。很多老顾客和我说,感谢艳芳给他们留下美好回忆,其实我更想说,是因为他们,艳芳才能持续经营这么多年。

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周中雨 通讯员 邵文 统筹:赵兵辉


分享:

《家族商业评论》杂志研究员

家本纪·专栏

半粤五风治理智库首席研究员;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广东党建;

《家本纪》融媒体 研究员

查看更多
张韬
查看更多
五风前线
查看更多
这文章我爱看
企业
家电
家族
非遗传承人
匠作
品质生活
非遗与文旅
热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