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之具现,形物存灵——飞形物
来源:家族网 | 作者:张梦菲 | 发布时间: 2271天前 | 9518 372 次 浏览量 | 分享到:
物的存在,以形为依托,
赋予人的性灵,终成器之典范。
原创家居品牌飞形物
由现代匠人陈鹏飞创立,
他希望将自己的个性
融入形与物的创作中,
最终呈现出不一样的器。


01  青瓷有爱,鹿隐含情

 印象中的鹿,神秘而优雅,
精心雕琢的小鹿在杯体流转间,
时而跃动时而宁静。
晶莹剔透的杯体配合淡淡绿意的青白釉
更增添些许梦幻与神秘。
为了得到这晶莹剔透的神秘之光,
设计师选用了超高纯度的瓷泥,
经1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烧制方得来。


高纯度瓷泥在高温烧制过程中
会变得异常柔软且易变。
通过繁复试验不断调整杯体受力结构,
最终完美地解决了变形问题。



创新工艺的试炼
以及无数次的草稿设计、
倾注陈鹏飞所有的心血,
最终只为献给他的妻,
默默十余年相伴的王晓楠。



只一眼,便可读懂鹿隐杯的深情。
尽管器物沉默不语,
却在每一寸的塑造中,
赋予了生动的性灵。

02传统与现代矛盾的解决方案
成立于2012年的飞形物,
与生俱来便拥有21世纪的基因。
不同的时代造就器物不同的风格,
飞形物着力于将现代设计和技术,
与传统的制作工艺材料结合,
融合创造出本土化美感
却又独特的创新器物。



对于传统手工和现代机器,陈鹏飞认为,
不能以手工的艰辛来换取产品的附加值,
而是应该将人类双手超越机械的更多可能性,
以恰当的方式释放出来。
比如在机器解决不了的形态、工艺上,
手工就有它发挥潜能的价值。



当然也有些形态,即使师傅的手再巧,
也是很难做成的。
比如陶瓷茶壶石舟,
师傅的手是做不出来的。
即使做出来,价格也会比较高,
所以采用了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来实现的。



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在日常生活器件的创作中完美融合,
正如“飞形物”一直努力寻觅的,
在传统制造工艺与现代美学形态的博弈中,
寻找最具价值的平衡点。

03 我是一个怀揣泥土的人
“我有无数金色的梦想,遗失在生活的路上。”
顾城的诗,总是伴随着大学时代的梦想,
冲击着陈鹏飞的内心深处,
仿佛是冥冥中的召唤,
陈鹏飞从北京飞到了景德镇。




每一件陶器上跃动的光芒,
甚至是简陋的陶瓷窑,
拉坯时手与泥的触感......
每一个画面都跃动着鲜活的精彩,
景德镇就这样唤醒了陈鹏飞。



他成为一名浑身沾满泥土的陶瓷学徒,
扎着粗布围裙、双手裹着泥,
七八月的天气,在窑炉里大汗淋漓地烧陶,
全身上下没有一处皮肤不浸在汗水里。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陈鹏飞仿佛再次回到苦学设计、
熬夜做图、动手操作的大学时代,
一切执着而专注,单纯而快乐。



正是景德镇的惊鸿一瞥,
以及陈鹏飞对陶瓷对设计的痴迷,
遗失的金色梦想被重新拾起,
飞形物在2012年诞生。

04 现代匠人的赤诚匠心 


也许,你和我也许一样,
是执着的造物者,
用青瓷凝固翻滚的海,
用泥土琢刻深沉的山。
以铜辉映明月的光华。
                                    ——陈鹏飞物语

千年窑火,十万工匠
火光中人影闪闪,
在墙壁上烧出了一个洞。
死磕 是手艺也是设计
手指长期接触陶土和各类工具,
粗糙、长茧、出血;
长时间制瓷,腰酸背痛肩膀疼。




哪怕是一只普通的杯子,
也需要从一团泥浆开始,
经历练泥、拉坯等十余道工序,
再承受上千度高温,才能成器。
而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工匠倾注所有心血,
用双手去打磨、塑造。
这才是真正的匠人精神。
分享:

《家族商业评论》杂志研究员

家本纪·专栏

半粤五风治理智库首席研究员;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广东党建;

《家本纪》融媒体 研究员

查看更多
张韬
查看更多
五风前线
查看更多
这文章我爱看
企业
家电
家族
非遗传承人
匠作
品质生活
非遗与文旅
热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