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康百万家族,12代400年的传奇
来源:家族网起叔读史记 | 作者:pmo474283 | 发布时间: 1506天前 | 8430 372 次 浏览量 | 分享到:

我们常说“富不过三代”,讽刺那些凭借父辈打下的基业,为所欲为毫无上进之心的人。实际上这句话还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是春秋时期有亚圣之称的孟子所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以警醒一些豪门世族。

但是在河南却有一个家族,富了12代历经400年都新盛不衰,可以说比大多数的皇族都昌盛了更长的时间,这个家族是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的河洛康家,也就说人们常说的康百万家族。这个家族是从明朝开始创业的,但是真正开始兴盛是从六世祖康绍敬开始的。

康绍敬作为家主,不仅掌管着家族的商业发展,与此同时在朝廷还有着重要的官职,担任洧州驿丞、东昌府大使。驿丞的品阶虽然低但是常常能接待十遍八方的客人,而东昌府大使则负责官盐、税务之类的事物。有人脉有经济往来,生意自然更容易发展了。

康绍敬之后再一次兴盛便是在康百万家族第十四代传人康应魁,康应魁生于乾隆三十八(1773)年,在世之时曾两次悬挂“良田千顷”金字匾额,“康百万”这个外号从此便在老百姓口中传开了,而此人更是康百万家族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

嘉庆年间川楚白莲教大起义,清政府为了镇压这些起义军调动了全国各地的军队,而运输军队的粮食和装备补给,便全都是由康应魁船队所航运的。

陕西泾阳的黄土地非常适宜种棉花,他一次性把泾阳一条长街的布市统统吃下,控制了半个中国的布匹的批发市场。康百万家族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但是康应魁却是一个十分好善乐施的人,道光二十六年(1845),河南闹饥荒,他出粟赈灾救百姓于水火。于此同时乡里乡外有什么需要帮助,他都毫不吝啬地出手。

就在他75岁生日那年,族人和乡亲们都来给他祝寿,他一高兴当着众人的面一把火便将族人和乡亲欠债的账目全都烧了。康应魁时刻提醒着后人不忘遵循从康绍敬时留下的4句家训,并且以身作则的奉行着。

这4句家训便是:“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意思很简单,就是不要想着什么好事都自己占尽,留有余地才能更加的长久。无论是在商场,官场,以及家族财产方面都需要留有余地,这样在商场能维持固有的生意,在官场上能开拓人脉,而家产也能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分享:

《家族商业评论》杂志研究员

家本纪·专栏

半粤五风治理智库首席研究员;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广东党建;

《家本纪》融媒体 研究员

查看更多
张韬
查看更多
五风前线
查看更多
这文章我爱看
企业
家电
家族
非遗传承人
匠作
品质生活
非遗与文旅
热点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