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故乡讲故事:乡村遗产的文旅振兴
来源:家族网大地文旅 | 作者:大地文旅 | 发布时间: 1495天前 | 2162 372 次 浏览量 | 分享到:

让乡村讲述自己的特色故事——乡村遗产的文旅振兴 

2017-11-24 12:05

11月19日第三届中国古村镇大会上,李霞博士受邀出席发表题为《让乡村讲述自己的故事——乡村遗产的文旅振兴》的演讲如下。

从三个有故事的村子说起

希望能够从我们今年接触、研究、实践的三个有故事的村子说起。这些村子都是非常普通的村子,但不是没有故事的小村子,这三个村子分别在山东、湖北和广东,三个普通的乡村,但是背后有非常有趣的故事。

第一个村子是德州市的平原县,这个村子叫“花园村”,这个名字非常美,但是现状是这样子的,左边的图片就是花园村里面的一条主街,这就是一个鲁西北平原上非常普通的,普通的一个不能再普通的村子的风貌,这些房子是二三十年的历史,村子里面没有一座古老的民居、一个房子、一个细节来表现他们这个地方很精美建筑建造的记忆。

花园村

但是这个村子给我们形成的一个印象是,虽然他外面很平常,但是故事很多。这样的村子我想在中国反而比那些遗产乡村更具有普遍性,我们如何去认识这些村子,从文旅的产业视角出发,来看待这个村子?

在对这个村子的调研中,我们知道之所以这么普通的一个村子能够有这样好的一个名字“花园村”,是因为在清代的时候这个村子出过一个探花姓董,董探花在这里种了很多的梨树,这里的梨树有非常长的历史,在梨树种植的旁边就搭起了董家的花园,所以这个村子就出现了。现在的产业现状是这个村子形成了几百亩的苹果、桃子、杏儿等等,这个产业结构在周边是非常有特殊性的。而且不仅如此,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在这个村子里出现了好几座果汁厂,这个厂的历史大概在跟汇源的建厂是同一个时期,但是因为没有成型就闲置了,我们在这个非常普通的村子里面看到了300年前种的梨树,以及因为有300年前的梨树后来形成的上百亩的果园,然后有30年前形成的果汁厂和后面的一些小型的加工产业,以及现在依然延续下来的苹果种植的产业,我想它已经构筑起来了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村子,非常清晰的乡村记忆的脉络和故事。

花园村

这个村子有300年的非常完整的乡土记忆,虽然它在外貌上、在形态上没有呈现出非常恢弘的遗产,但是它是这个村子的记忆。我希望通过这个案例来讨论那些不能在物质形态上形成那么大冲击力的村子,它的乡村记忆如何去保存、如何去延续、如何放大成有吸引力的产业。

在这个村子,我们围绕董探花这个IP进行全方位主题文创。我们未来要提供给游客的是跟着董探花去体验花园式乡村生活方式,这里有多种多样、古典的、人文的休闲方式,比如说在董探花手植梨树的地方做杏林探花宴,比如说在梨花树下诵读经典、认知乡土,沿花径走马观花、溯花溪骑行泛舟,望河楼飞花行令、梨园内听戏品茶。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故事给游客提供不同的感受。

因为这样的一个设想,我们为这个村子设计了三个非常可爱的IP,左边的是董探花,董探花有自己的性格,也是我们这个村子的名誉村长,他有一个书童就是梨小儿,这个梨小儿就是为了帮助这村子去做定制化的或者高端化的的农业、果业的发展,还有迎合女性市场、小朋友市场的叫杏妮儿,这些IP会出现在村子的标识、景观、服务的场景等等地方。

所以基于这样的一种构想我们有了整个花园村,每个村都有村史馆,这个村有董探花来做的乡村记忆馆、探花学堂、探花花园,我们还设计了一个乡土气息的休闲场所叫小鸽子花园。

这个案例就是去探索一个没有那么多物质遗产的村子如何去讲述他的故事,如何让他的村民对自己村子的文化有更多认可。

第二个有故事的村子,这个村子是在湖北恩施州,我们花了大概大半年的时间,落地了一个大地乡居·龙船调项目,龙船调这首歌在利川起源,当地非常重视这个品牌,但是我们并没有在当地任何一个空间能够感受到这首歌,所以我们希望在做这个村子时,用闲置的农宅把这首歌的故事讲好。所以从一首歌到一个土家族民艺非遗主题度假空间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实际上龙船调是利川灯歌中的一首,利川灯歌里面有很多非常生动的生活场景,比如说种瓜掉讲到的是种植,六口茶是男女情歌对唱一个很活泼的情形。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在龙船调和灯歌里面找到我们山区里面土家族的形态,并对它进行激活。

在这样一个小小的项目里面,我们设计了很多空间去表达这些故事,比如说我们的自然空间,是展示利川乡土生态之美,而我们的接待厅,我们把它变成了一个城乡共创的文化分享书社,从功能来讲其实是餐饮、会议这样的一个空间。我们用灯歌口述博物馆去做活化非遗,这里面有当地的一些传承人和能够唱灯歌的人长期或周期性地进行表演,提供给游客欣赏和认知,同时也作为当地文化传承的一种场所,这是跟市里的文化局一起合作起来的。

灯歌口述博物馆

另外我们有水井市集和牛栏手作工坊,来做一个老手艺与新设计的交融,另外还有一个时尚乡土民宿,我们希望把龙船调放到空间里面去,希望能够在自然当中感受文化,里面还有小孩子的赶山乐园,反映的是一个土家族勇猛的性格。

项目的基础是对当地民居的一种活化利用,把民宿改编成精致美好的文化元素,在里面用当地制造的方法和当地的材料去做一些装饰,提供有品质的饮食,尽量多地保护它的乡土性。灯歌我们用一个口述博物馆,它既是博物馆加餐饮的形态,也是博物馆加会议的形态,也是博物馆加文创的形态,唱歌的地方,做了很多的灯歌的文创,下面右图就是灯歌的是男孩儿向女孩儿搭讪的一首歌,我们把这个筛选出来作为一个现在人能够适应的表达,drink more,talk less,就很受当地人的欢迎。

佳子做的灯(左)

灯歌文创(右)

日本设计师佳子做了一个灯,这个灯讲述了利川文化造型、土家族西兰卡普的融合。根据西兰卡普活化、再创,设计出了旅游服,旅游服的意思就是可以穿着去旅游。另外是利用这种花纹做了丝巾,这个纺织的价格非常贵,一米要两千多块钱,但是做成丝巾只要两百多块钱。

第三个村子也有它非常独特的故事形式,我们现在在跟华侨城一起在广东合做的善美的欧田村,我们给这个乡村的定义是美好的客家乡村生活。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改造,让当地的村民能够还喜欢这种文化。广东的市场经济非常发达,大量的青年外出,这个县虽然是一个贫困县,但是当地的人民非常富有,有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板,私宅有4000平米的房子。虽然包括华侨城等在对这个县做帮扶,但是因为新经济的冲击,大家并不觉得这个村子有多好。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让大家觉得客家的文化、客家的习俗、客家的村子还是非常值得去珍视的遗产。

欧田书舍

这里用废弃小学改造成书舍,我们每一个项目都会有一个书社,希望书社能够延续乡村文化和新文化融合。利用客家围屋改造成民宿。当地其实有个风俗很特别,在节日的时候,全村的老少要举着火把去山上行成一道火龙,现在呢,一来没有那么多人,二来有消防上的隐患,所以我们把这个民俗转化成了一个景观,叫火龙传说。还有一个活动叫火龙夜跑,现在城市里人非常喜欢跑步,现在乡村健康的环境提供人们非常愿意跑步的一种方式,我们用荧光棒和荧光圈的方式提供给游客,我们可以在每天晚上都实现火龙夜跑的形态。

火龙传说

客家的蓝染是一个非常好的遗产,所以我们在客房、工坊、餐厅、文创,大量的使用了蓝染的工艺来做文化传承。

还有就是擂茶,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待客传统,我们这里也是两种形态的应用,一个形态就是客家茶舍,大家来了之后可以很宁静地、慢慢地来享用擂茶,另一种行成产品,便于大家离开欧田之后,还可以去记住它这样的文化、去消费这种文化,我们也希望因此能够带动整个项目里面的菜园、农场的产业。

乡村遗产的价值与特性剖析

上面讲的这两三个例子都是普通的乡村,从形态上来看并没有重量级的遗产建筑,但是它的背后都承载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我想我们一直在探讨说,乡村旅游或者是我们带那么多游客到乡村去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说只是一个经济的考虑,可能乡村在商业上并不够经济,聚集是能够提高效率,如果是分散式,成本和效益很难跟一个大体量的旅游项目相比较。但在乡村做文旅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考虑,商业的考虑,从文化上希望最终能够做到是当地的村民,当地文旅对文化的认同,从而愿意去保护当地文化。

通过刚才的三个小村子,做了一些个案的分享,实际上能够抽象出一些认识,就是在中国,实际上我们有众多的大遗产构建波澜壮阔的恢弘中国,同时我们也有无数乡村的小遗产叠加出来的,充满故事性的乡土中国,而乡土中国的故事实际上很多我们每个人的关系更为密切,而这些小遗产可能是传统民居,可能是古树老酒,可能是戏台,可能是宗祠,也可能是一些手工艺。乡村遗产,构成了一个有故事的乡土。我们看到这些庙宇也好,书院也好都在讲述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中国,不一样乡土的价值。

简单地来说,乡村中的民居、宅院实际上展示的是中国人山水为邻,择宅而居的生活智慧,如果从生活的角度来讲,乡村的民居,我们就不一定能够去把它变成横平竖直的新农村。乡村还保留了很多私村史和书院,讲述了中国人半耕半读的生活传统。这些古井、戏台是中国乡村中非常活泼的传统社交空间。

乡村中的年节、习俗等等,我刚才讲到的这些火龙等等,这些实际上是彰显了中国人追求仪式感、喜庆吉庆的生活传统。为什么现在我们的生活没有那么有趣了,是因为缺乏仪式感,是因为没有这些习俗,回到乡村之后,这些年节和习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乡村的手艺非遗展示的是中国人自然、诗性的东方生活美学。在乡村的大量的手艺和非遗,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喜爱和追随。比如说蓝染、比如说木工这样的一些手艺,实际上它构建的是一个生活美学的系统,这个系统是有可能跟工业时代的工业设计,或者是工业产业形成对抗。所以我们看到在西藏的游牧,实际上包括造纸做香和刻板、雕刻,形成了跟藏式建筑一样的乡村遗产,我们在做乡村文旅产业的时候,可能非遗的部分跟遗产的部分有相同重要的地位。

总得来讲乡村遗产三个重要的特征,第一是在地化和活态化的特征明显,每一个乡村遗产反映的都是这个地域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艺术。第二个特征是系统性价值突出。就是如果它单体拿出来看,可能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但是它的系统价值会出现一个大的爆发。第三是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复合,很难把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分开,而有些非物质遗产本来就是依托与物质遗产存在的,而物质遗产抽离开那些物质的传统就会失去很大程度的文化。这是我们通过大量的看起来就很漂亮,或者看起来就有遗产的村落总结得到三个不太成熟的结论。

乡村遗产文旅振兴的六要素

第三个部分是乡村遗产文旅振兴的六个要素,旅游学上很多人在讲旅游的六要素,把旅游六要素放置到乡村环境之后会发现有很多事情要做调整。运营过程当中一个村子想要把遗产和乡村原本的资源活化变成一个完整的乡村文明产业形态,有六个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很难去跨越的。

一、一个乡土文化解说中心。那些老房子也好、宗祠也好,或者整个乡村遗产也好,实际上都在讲述这个地方的乡土文化,需要有一个巧妙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巧妙的方式可以是乡村博物馆、村史馆、乡村记忆馆,通过展示这些乡土文化,塑造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

二、一个乡村休闲社交中心。回到乡村之后,原本的乡村社交中心,比如说庙宇、市集逐渐消失,城市人回到乡村,和传统的乡民如何进行休闲文化社交?需要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可能是乡村美术馆、乡村酒吧,或者是乡村咖啡馆。

三、一组乡村度假生活空间,以民宿或者客栈、遗产酒店、文化餐厅为主要形态。主要解决乡村的生活问题,住和吃的问题。

四、一个非遗创新传承中心。我们非常有价值的手艺、非遗,到底怎么能和现在的生活结合起来,变成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应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是工坊、非遗创客的空间和一些活动。

五、一个传统农作体验空间。就是传统农田耕作如何跟旅游相结合的空间。可以有很多方式,如主题农场、亲耕田园、还有能给农产品提供销售的农礼铺子。

六、一个乡土文创IP品牌。就是要将最典型的乡村文化元素提取出来,应用在生活当中。外来人来认识乡村和老乡民认同文化的媒介。

文章来源:大地文旅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欣大厦A座408-409室

公司电话:010-64984861

分享:

《家族商业评论》杂志研究员

家本纪·专栏

半粤五风治理智库首席研究员;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广东党建;

《家本纪》融媒体 研究员

查看更多
张韬
查看更多
五风前线
查看更多
这文章我爱看
企业
家电
家族
非遗传承人
匠作
品质生活
非遗与文旅
热点标签